钓国的意思、钓国的详细解释
钓国的解释
(1).求用于国君。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且夫垂竿而为事者, 太公 之遗术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诗:“ 吕望 当年展庙謨,直鉤钓国更谁如。”参见“ 钓川 ”。
(2).谓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唐 独孤授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屈於一人以钓士,则开霸而图王;侈於一臺以钓国,则兼大而称强。”
词语分解
- 钓的解释 钓 (釣) à 用饵诱鱼上钩:钓鱼。钓饵。垂钓。钓具。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钓誉。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国的解释 国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
网络扩展解释
“钓国”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主要有两层含义,常见于古文及诗词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求用于国君
指通过某种方式(如展示才能或谋略)获得君主的赏识和重用。例如,姜太公(吕望)在磻溪垂钓时,实则是等待周文王的征召,最终辅佐武王建立周朝。这一典故常被用来比喻贤士隐逸待时、伺机出仕的心态。
-
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指君主或国家主动招揽人才,借助贤能之士的智慧治理国家。例如,燕昭王筑黄金台广纳贤才,便是“钓国”的典型体现。
二、典故与用法
三、相关辨析
- 与“钓誉”区别
“钓国”侧重积极的政治抱负,而“钓誉”多含贬义,指沽名钓誉。
- 近义词
求仕、待时、招贤纳士。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或唐代文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钓国》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被某种力量或势力牵制、操纵或利用。现在我们来拆分一下《钓国》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钓国》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钩”是左边的部首,表示与钓鱼相关的意思;而“王”则是右边的部首,表示一个国家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钓国》这个词的来源。这个词最初来源于中国的渔业名词,用来指代一种特殊的捕鱼技术——钓鱼。而后,这个词被引申使用到国家层面,形容某个国家受到其他国家或势力的操纵或控制。
关于《钓国》的繁体写法,可以写作「釣國」。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这个词的书写是由「⿰钓王」组成,即左边是「钓」字,右边是「王」字。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关于《钓国》的例句。例如,“某个国家因为外来势力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钓国。”这句话表示该国家因为受到其他国家或势力的操控而失去了独立性。
除了《钓国》,与之相近的词汇还有「附属国」、「傀儡国」等,这些词语也都表示一个国家受到其他势力的控制,失去了独立性。
相反的词汇可以有「独立国」、「主权国」等,这些词语表示一个国家拥有独立的地位和自主权。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半途包龙图八屯陛坐蚕攒撦裂抽丰抽水站倒晕掇拾发科梵事覆手浮炭恭默诡谋孤女觚椠谷山砚海轮函封駻突宏敞僭逆缄情假若计路荆褐镜览记志谲奇闿拓伉俍鍞锵狂恠淋踢履蹈绿肥曼曼满堂没准儿绵联摩登时代母弦扭角羚潘安亲本亲尊扫瞄事火咒龙时政饰馔双头郡私禁铜炼委仗雾涌云蒸限剂嫺穆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