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镞的意思、木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镞的解释

一种假箭,箭镞以木削制而成。《元史·太宗纪》:“诸千户越万户前行者,随以木鏃射之。百户、甲长、诸军有犯,其罪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镞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性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以木材制成的箭矢尖端”。据《汉语大词典》(第七版)释义,木镞特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简易箭镞,常以硬木削磨成形,作为早期冷兵器的组成部分。该词由“木”(材质)与“镞”(箭头)复合构成,体现古代器物命名的直观特征。

从考古学角度,《中国兵器史》记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木镞因制作便捷被广泛用于狩猎与部落冲突,其形制多呈圆锥状或扁平三角状。商周时期青铜镞普及后,木镞仍作为辅助武器存在于民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汉代边塞遗址出土的木镞实物显示,其尾部常刻有凹槽以增强与箭杆的接合度。

现代语境中,该词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与民俗复原领域。例如《东亚传统射艺考》提及,当代传统弓术演练者为还原古代战箭形制,仍会按古籍记载复刻木镞作为文化实践项目。

网络扩展解释

“木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1. 基本解释
    字面义指一种以木头削制而成的假箭镞(箭头),常用于非实战场景,如练习、仪式或象征用途。其读音为mù zú(注音:ㄇㄨˋ ㄗㄨˊ)。

  2. 引申含义与比喻用法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木镞被用来比喻力量薄弱或手段不足以达成目标。例如,形容某人的努力如同“用木镞敲铁板”,强调方法或资源无法突破障碍。

  3. 使用场景

    • 历史/工具:古代可能作为低成本替代品用于训练或特定习俗。
    • 文学/日常表达:借其脆弱性隐喻徒劳无功或力不从心的情境。

若需进一步探究其历史演变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满路奥林匹克运动鼇足扳位辩口利舌憋气襞绩碧疏布局参堂赤虎仪同吹画壶得寸进尺点派笃贫芳茗发展中国家奉祠风简蜂锐凤叶佛祠个人隔涉共同纲领谷行旱虐旱烟袋环保枷项结疤计庭疾痛阃隩雷雨云龙旜蜜饼名阀明光宫南楚内僧捏陷剽分辟差潜躲劝酒胡权倾中外儒肆山樱食租説风説水书声朗朗四离宋墙太宰天梁天器涂山献楚屑屑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