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月的美称。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
“七宝团圞”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其含义和来源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指圆月的美称。古代民间传说认为,月亮是由七种宝物(“七宝”)合成,因此得名。其中“团圞”(tuán luán)意为“圆貌”,象征月亮的圆满形态。
来源与传说
该词源自唐代文献《酉阳杂俎·天咫》,记载了“月乃七宝合成”的传说,并提到月亮表面因凹凸不平而反射日光,形成光影变化。清代洪昇在《长生殿·闻乐》中亦化用此典,如“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典、古籍引文及文学用例,主要来源为(权威词典)和(古籍文献)。
七宝团圞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对其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分析、词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汇进行介绍。
七宝团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和“囗”,它们分别代表人部和囗部。根据部首的数量,七宝团圞的部首数为2个。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七宝团圞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的演变。其中,“七”代表数字七,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宝”表示贵重的东西或宝藏;“团”表示聚集在一起;“圞”表示团结、和谐。因此,七宝团圞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七个贵重的东西团结在一起的状态”。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们团结一致,和谐相处。
七宝团圞的繁体形式为「七寶團圞」。
在古代,七宝团圞这个词的写法略有不同。最早的形式中,“团”字的上方有一个“寸”字,表示聚集在一起的意思。而“圞”字则由两个“囗”字组成。这种写法强调了团结聚集的含义,并给人一种紧密结合的感觉。
他们兄弟七宝团圞,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雨。
组词:团圆、聚宝、和谐、团结
近义词:团结、和谐、团聚、团圆
反义词:分裂、冲突、不和、疏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