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躬履的意思、躬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躬履的解释

亲身履行。《孔丛子·嘉言》:“﹝ 仲尼 ﹞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 孝武皇帝 躬履仁义。”《北史·裴侠传》:“ 侠 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躬履是由“躬”与“履”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的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亲身实践、亲自实行。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

    “躬履”强调主体以自身行动直接参与和执行某事,而非假手他人或停留在口头上。它包含亲力亲为、身体力行的意味,常用于描述对职责、礼仪、道德规范或具体事务的亲自践行。例如:“躬履节俭”指亲身实行节俭的生活准则。

  2. 单字解析

    • 躬 (gōng):本义指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说文解字》释为“身也”,强调主体的直接参与。
    • 履 (lǚ):本义为鞋子,引申为踩踏、行走,再进一步抽象为实行、履行、实践。《玉篇》释“履”有“践也,行也”之义。

      二字结合,“躬履”即“以自身去实践/履行”,构成一个强调主体亲自行动的复合动词。

  3. 古籍用例佐证

    该词多见于古代史书、典籍,用以记载人物品行或事迹:

    • 《史记·循吏列传》:“(石奢)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躬履国土,诛不辜君。” 此例指石奢亲自履行其作为官吏的职责(追捕罪犯)。
    •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折节为恭俭…躬履俭约。” 描述王莽亲身践行节俭的行为。
    • 《后汉书·刘平传》:“平被疮,躬履涂潦。” 指刘平不顾自身创伤,亲自踏行于泥泞之中。

“躬履”是一个具有明确行动指向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在于强调主体的亲身实践与直接执行,常见于对历史人物身体力行其道德、职责或具体事务的描述。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大型工具书,古籍用例则主要源自《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躬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ōng lǚ,其核心含义是亲身履行,强调不假手于人、亲自实践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用法与示例

  1. 古籍引用:

    • 《孔丛子·嘉言》提到孔子“言称先王,躬履谦让”,体现其言行一致。
    • 《北史·裴侠传》记载裴侠“躬履俭素”,描述他生活简朴、以身作则。
  2. 现代应用:

    • 多用于强调领导者或榜样人物的实践精神,如“躬履职责”“躬履承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文化内涵

“躬履”不仅指行动上的亲为,更蕴含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道德与实践的统一。例如,汉代称颂汉武帝“躬履仁义”,即赞扬其将仁政理念付诸实际治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汉书》《北史》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帮身磅磄饱经忧患背物编译毕弋博究拨嘴不得了曹溪层出叠见産母痨钞绝秤盘赤虎淬勉蹴球大本大行大市点磨地正鄂褒犯拙封发干城章嘉峰高蹈远举宦成靧雨简察洁滫谨好禁庐决彻宽平连文流动资本流火之乌刘贾里运河论天表排连贫铗潜户齐备侵吞邛崃关生衍深言石油美元首揆寿木手心数落帑屋体态语颓氓窝儿薄脆无生乡相会系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