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馂羞的意思、馂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馂羞的解释

犹进食。 明 唐顺之 《章孺人传》:“居常啖儿糈果,勿与粱肉;即与,皆大人餕羞之餘,未尝为儿烹一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馂羞(jùn xiū)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特指古代祭祀仪式后分发的供品肉食。其释义可从字源与文献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馂”:本义指食用剩余的食物。《礼记·曲礼上》载“馂余不祭”,郑玄注:“食人之余曰馂。”引申为祭祀后分食祭品。
  2. “羞”:通“馐”,指美味的食物。《说文解字》释“羞”为“进献也”,古代多指祭祀时进献的牲肉。

二、核心释义

馂羞指祭祀完毕后,由参与者分食的祭品(尤指肉类供品)。这一习俗源于周代礼制,体现“神享余惠”的观念。《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祭祀后分发给有关人员的祭肉。”

三、文献佐证

  1. 《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郑玄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胙于王。”此处“余肉”即馂羞的早期形态。
  2. 《礼记·祭统》:“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孔颖达疏:“馂谓祭末分馂牲体。”直接阐明馂羞为祭祀尾声分食祭品的仪式环节。

四、文化内涵

馂羞制度承载两层文化意义: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在线版
  2.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3.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馂羞”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馂羞”指进食行为,尤其指食用剩余的食物。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节俭或日常饮食的情景。

  2. 单字拆解

    • 馂(jùn):本义为吃剩下的食物,引申为食用剩余之物。
    • 羞(xiū):古同“馐”,指美味的食物,也含“进献食物”之意(参考、6)。
      组合后,“馂羞”可理解为“食用剩余的食物”或“进食行为”。
  3. 典籍用例
    明代唐顺之《章孺人传》中“餕羞之餘”一句,意为“吃剩下的食物”,体现其节俭之意。

扩展说明

“馂羞”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已极少使用。其核心意义与饮食节俭相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明清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奥鲁百拙千丑拔蒲比肩叠迹超世絶俗超世之才查账筹谟传舍摧黜忖思得数堕泪碣凡品繙译官攻砭桄充观鱼诡和猓猓鹤岑横度和盘托出护国军蕙炷昏诐剿饷积言缉御开金坑谷硫酸亚铁路灯马鬣坟贸货迷花眼笑磨照拗开萍泛娉纳佥簿牵物引类气急气煤启塞山妖少年中国学会沈竈産鼃十八罗汉市骨授经所为讨力填街塞巷徒咢玩色卫虎无线电苋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