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年7月由*********、王光祈等在北京发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总会设北京(1924年迁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国巴黎设分会。会务活动有出版刊物、讲演、学术讨论等。1925年底,因会员严重分化而停止活动。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运动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社团之一,其历史背景、宗旨及作用可概括如下:
少年中国学会由李大钊、王光祈等人于1918年发起筹备,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名称源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及意大利“少年意大利”组织的启发,旨在改造积弱的“老大中国”,建立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
学会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要求会员遵循“奋斗、实践、坚忍、俭朴”的信条。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和社会实践推动国家革新。
因会员思想分歧加剧,1925年底学会停止活动。左翼成员多数加入中国共产党,右翼则转向国家主义派。
更多细节可参考权威来源如(凤凰网)、(中国作家网)等。
少年中国学会是一个词组,由“少年”、“中国”和“学会”三个部分组成。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1. “少年”: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小”和“子”,拆分笔画为4画。
2. “中国”: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中”和“土”,拆分笔画为8画。
3. “学会”: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子”和“一”,拆分笔画为7画。
少年中国学会这个词的来源是指中国少年学习团体或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中国的青少年可以共同学习、交流和成长。
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少年中國學會」。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中国」在古汉字中的写法为「中國」;「学会」在古汉字中的写法为「學會」。
例句:
1. 他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一员,参加了很多有益的活动。
2. 这个学会旨在培养青少年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组词:
1. 少年活动中心
2.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3. 学会成长
近义词:
1. 少年学习团体
2. 青少年学习交流会
反义词:
1. 成人学会
2. 青少年娱乐社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