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咢的意思、徒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咢的解释

单纯的鼓鼙之声。泛指器乐之声。《尔雅·释乐》:“徒击鼓谓之咢。”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菁莪》採衢謡,《湛露》兴徒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咢"是一个相对罕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字的本义及组合用法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解释,其核心含义如下:

  1.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徒:本义指步行,引申为“空”、“白白地”、“仅仅”、“只”等义项,强调没有实际效果或伴随物。
    • 咢:本义指惊讶时张口的样子(《说文解字·口部》:“咢,哗讼也。”段玉裁注:“咢,愕古今字…惊愕也。”),引申为“直言”、“争辩”、“惊愕”等义项。
    • 徒咢:组合起来,“徒咢”意指“空自惊愕”、“徒然惊讶”或“白白地争辩/直言”。它强调某种情绪反应(惊讶、愕然)或言语行为(争辩、直言)是徒劳无功、没有实际意义或结果的。其核心在于“徒”字所表达的“空、白费”之意,修饰“咢”所代表的惊讶或直言行为。
  2. 引申与用法:

    • 该词常用于形容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或荒谬之事时,表现出的无谓的惊讶、错愕或与之进行的无效争辩。
    • 它带有一种无奈、感慨或讽刺的意味,暗示行为或情绪的无济于事。
  3. 古籍例证(体现用法):

    • 虽然“徒咢”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但在古籍中能找到其踪迹。例如,清代文人或仿古作品中可能出现类似用法,用以表达徒然的惊诧或争辩。具体出处需查证更专门的古籍语料库。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徒咢”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引证

  1. 古代典籍
    《尔雅·释乐》中记载:“徒击鼓谓之咢”,即仅击鼓而无其他乐器合奏称为“咢”。
  2. 文学作品
    元代马祖常《都门一百韵》曾用此词:“《菁莪》採衢謡,《湛露》兴徒咢”,描述以鼓声或器乐之声营造氛围的场景。

三、综合解释

“徒咢”由“徒”(单纯、仅)和“咢”(击鼓声)组合而成,最初特指无其他乐器配合的鼓声,后扩展为泛指器乐演奏声。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或诗词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尔雅》相关章节或元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暗流百华白苎词饱看伯虑不远千里昌风常林欢抄虏齿粲丑语牀头大粪锻模笃睦放怀蜂出风缀杲杲共气功实挂号信河涌环龟勦除吉玉楷体槛穽可闵口讲手画哭号令旨龙战纶省落景毛发马首瓜昧视木运判割绮腻煽构山郎升冠势合形离诗力施振庶域私易耸切宿殃踏步床天灵天蛇通风报讯娃草尪怯万事大吉乡邑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