儁贤的意思、儁贤的详细解释
儁贤的解释
才德出众的人。 宋 欧阳修 《为雨水为灾待罪乞避位第一表》:“然后别选儁贤,俾居参辅。”
词语分解
- 儁的解释 儁 ù 古同“俊”。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贤的解释 贤 (賢) á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笔画数:; 部首:贝; 笔
专业解析
儁贤(jùn xián)是古汉语中表示才德超群之人的复合词,由“儁”与“贤”二字组合而成,常见于典籍中对杰出人才的称颂。以下从单字本义、复合词义及典籍用例分述:
一、单字释义
-
儁(jùn)
- 本义:才智过人,超越同辈。《说文解字》释为“材千人也”,即才能出众者。
- 引申义:通“俊”,表卓越、英杰之意,如《左传·庄公十一年》载“得儁曰克”,指战胜强敌。
- 来源:《汉语大词典》「儁」字条
-
贤(xián)
- 本义:多财(《说文》),后引申为德行高尚、才能兼备。《玉篇》注:“贤,有善行也。”
- 典籍用例:《论语·里仁》“见贤思齐”,指见德才者而效仿。
- 来源:《汉语大字典》「贤」字条
二、复合词“儁贤”释义
核心词义:才德卓绝的杰出人物,强调智慧与品德的双重高度。
- 典籍例证:
- 《后汉书·黄琬传》:“时陈蕃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琬与蕃同心,显用志士,平原刘醇、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儁贤为蕃所举。”
- 此处“儁贤”指陈蕃选拔的才德超群之士,与“权富子弟”形成对比,凸显其公正性。
三、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儁贤”属书面雅语,多见于汉魏六朝文献,后世渐被“俊贤”“贤俊”替代。其内涵承载古代人才观:
- 才德并重:如《人物志》强调“智者德之帅”,才智需以德行为根基。
- 社会责任感:儁贤者常被赋予治国安邦之期,如《三国志》评诸葛亮“才德儁贤,管萧之亚匹”。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儁」字释义:
http://www.hydcd.com/cd/htm13/134258.htm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贤」字释义,四川辞书出版社。
- 《后汉书·黄琬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儁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以下信息综合解释:
-
基本释义
拼音为jùn xián,意为才德杰出的人。其中“儁”通“俊”,指才智出众;“贤”指德行或才能突出的人,合称即强调德才兼备的卓越人物。
-
出处与用例
该词可见于宋代文献,如欧阳修《为雨水为灾待罪乞避位第一表》中提到:“然后别选儁贤,俾居参辅”,意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担任辅佐要职。此外,相关诗句如“文翁迈儁贤”也体现了对杰出人才的称颂。
-
相关词汇与延伸
- 近义表达:贤能、俊杰、英才。
- 相关成语:贤贤易色、求贤若渴、进贤退佞等,均与选贤举能的主题相关。
-
使用注意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该词,多出现在古籍或仿古语境中。若需引用,建议优先参考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或结合具体文献背景。
“儁贤”是古汉语中对德才双优者的雅称,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现代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别人正在浏览...
熬出头保险灯不甚不学面墙柴米夫妻冲量冲散揣骨听声捶丸倒爷登带定户动念妨害防卫奋行浮厝謌诗翰院好音很石火并活火山绛缕假人假义继贰畸僻酒经捐位谲辞军糈巨镇乐山爱水莲井帘帷迾置六和龙井茶马铺缅求描写民政墨君逑取旗下杞夷事期使钱诗箧丝帛天经地纬铁缧外子闲冷衔芦小虢小蛮西楚谢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