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严厉。《三国志·魏志·崔琰徐奕等传论》:“ 徐奕 、 何夔 、 邢顒 贵尚峻厉,为世名人。” 唐 司空图 《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 郑公 处诲 总宪纲,公以考功郎中知杂事,不示峻厉,僚吏自肃。”《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景清 见他言词峻厉,便道:‘贤姪,你错怪愚叔了。’” 曹禺 《雷雨》第一幕:“象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
“峻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严厉、严峻,常用于形容态度、性格或环境等。以下是详细解释:
“峻”指高而陡峭(如“峻峭”“险峻”),“厉”意为严格、严肃,组合后强调既严厉又带有不容置疑的威严。例如:
古代文献
近现代用例
若需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三国志》《警世通言》等文献。
《峻厉》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严峻严厉的样子或态度。
《峻厉》这个词的部首是山(山字旁),笔画数为11画。
《峻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由山字旁表示山的形状,加上厉字的意思,表示山势峻峭,形势严格或态度严厉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峻厉》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峻厲」。
在古代,有一种汉字写法叫做「篆书」。《峻厉》在篆书中的写法是「嶙厲」。篆书是古代印章上常用的一种字体,它的笔画较为繁复,形状线条变化多端。
1. 他的神情峻厉,给人一种无法接近的感觉。
2.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峻厉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
1. 峻严: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2. 厉害:形容事物强大、严重或具有威胁性。
1. 严峻:形容形势或条件艰难或严峻。
2. 严厉:形容态度或措施严肃、严格。
温和:形容态度或气候柔和、不严厉。
百斛边壃贬励不得脸不定积分禅门逞词出口税辍休次卿从然翠嬀跌水东坰斗口齿二十四孝耳食之言芳词放言風流座孤孩鬼灵精鬼市蝈蝈皓露黑心横起怀诱幻景贱斥蹇散夾衣蹻疾两栖类李门离隙陇隧毛连旄麈马祖旁见侧出牵凿软簌簌森整沈稼什么事食而不化石楼睗睒守军耍孬种説不响嘶丑通慧未足轻重汙劣无日香消玉殒小襟薪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