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灵枢经·本输》:“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2).曲折回绕的水池。《楚辞·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王逸 注:“下临曲水清池。”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緑未成。” 清 黄景仁 《如梦令·晓遇》词:“细雪乍晴时候,细水曲池冰皱。” 何其芳 《忆昔》诗之二:“万里寒江滩石吼,几杯旨酒曲池浮。”
(3). 春秋 鲁国 地名,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春秋·桓公十二年》:“公会 杞侯 、 莒子 ,盟子 曲池 。” 杜预 注:“ 曲池 , 鲁 地。”
曲池是汉语中的多义词项,在不同语境下有如下释义:
园林建筑中的水景设计
指园林中人工开凿的迂回曲折的水池,常见于古典园林造景。例如苏州拙政园的曲池布局,通过蜿蜒形态营造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汉语大词典》第7卷)。
中医经络穴位名称
属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主治发热、咽喉肿痛及手臂痹痛,《黄帝内经·灵枢》记载其有清热祛风之效(《辞海》医药卫生分册)。
引申义:迂回曲折的形态
泛指任何弯曲回旋的水道或地形,如《水经注》载:“城西有曲池,水周环若带”(《古代汉语词典》)。
参考来源:
“曲池”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其名称源于穴位形态:屈肘时凹陷如池,且为经脉气血汇聚之处。
功能与主治:
指蜿蜒回绕的水池,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例如:
曲池曾是春秋鲁国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部,见于《春秋·桓公十二年》记载的诸侯会盟事件。
注意:低权威性网页中提到的“曲池”作为成语(喻心思隐秘)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经典释义为准。如需进一步了解中医穴位定位或历史地名考据,可参考《灵枢经》《春秋》等古籍或专业资料。
踣尸草洼插戴敕目出师从孙甥丹之所藏者赤凡类翻阅冯轼封镇傅近赴命服章怪诬贯属观者如堵骨朵子柜身诡态貉子黑信横路画架隳颓狐襟貉袖火家互校歼夺讲懽见阵椒兰借兑忌疾积踰空国之侯匡规狼狈万状肋脦灵襟林林总总麦季盲人扪烛面对面铭辞敏覈槃纡破酒侵逼青睁穹嵌器赏瑞兽杀断师宜四疆贪慕童科威摄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