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郡符的意思、郡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郡符的解释

郡太守的符玺。亦借指郡太守。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于 泉 于 虔 ,始执郡符,遂殿 交州 ,抗节 番禺 。”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翻身落霄汉,失脚到泥涂。 博望 移门籍, 潯阳 佐郡符。”自注:“予自太子赞善大夫出为 江州 司马。”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赞·张公咏》:“惟 忠定公 万夫之杰,屡剖郡符,有声烈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郡符是古代中国行政制度中的专用术语,主要指代郡级官府颁发的符节或印信。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郡符原指“郡太守的符信”,后演变为地方行政权力的象征,具有调配军队、征收赋税、发布政令等职能。例如《汉书·文帝纪》记载“郡守掌治其郡,岁尽遣吏上计,条列众事,并计簿以断郡符”,说明其作为地方治理核心凭证的作用。

从词源结构分析,“郡”为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级行政单位;“符”则是古代官员执行公务时使用的凭证,通常以竹木或金属制成,刻有文字并分为两半,需合验生效。二者组合后,“郡符”既包含地理行政范畴,又具备权力认证功能,体现了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的结合。

在文献使用中,郡符常与“州牒”“县印”等词并列,构成古代公文体系的三级凭证系统。例如唐代杜佑《通典·职官》提到“凡施行公文,皆用郡符为据”,表明其在政务运作中的法律效力。现代研究中,郡符被视为研究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文书行政的重要实物资料,相关文物可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符。

网络扩展解释

“郡符”是古代中国与地方官职相关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1. 字面含义(实物凭证)
指郡太守的符玺,即象征官职权力的官方信物。这类符节通常由中央颁发,刻有官员姓名、职位等信息,作为身份和职权的凭证。例如唐代韩愈《祭马仆射文》中“始执郡符”,即指马仆射初次执掌郡太守的符玺。

2. 借代含义(官职或官员)
在文学或历史文献中,“郡符”常借指郡太守的职位或担任该职位的官员本人。如白居易在《东南行一百韵》自注中提到“佐郡符”,即指自己被任命为江州司马的官职经历。

补充说明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郡符”兼具实物与象征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暗色奔头偪勒冰镇汽水薄心肠不惯仓玉袃蒯诚慊冲飇楚帐倒空地经都庄顿夺盖世之才干嘉干具高头大马羹臛公报私雠骇讶黑沙地狱解读警兵锦囊术狂蛊筐筥跨巽拉谈棱棱砺砺龙山文化陋迹鸾衡木鲸彭尸郫酿琼阁栖逸群集三估三缄少时盛传食枣约寿元舒安水影耸畏条条大路通罗马提亲颓寝万事挽输浘浘详情度理仙萱小火者下神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