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食枣约的意思、食枣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食枣约的解释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 安期生 者 琅耶 阜乡 人也,卖药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 秦始皇 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於 阜乡 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曰:‘后数年来求我於 蓬莱山 ’”《史记·封禅书》:“ 少君 ( 李少君 )言上( 汉武帝 )曰:‘臣常游海上,见 安期生 。 安期生 吃巨枣,大如瓜。’”后遂以“食枣约”指仙人的约会。 明 高启 《赠李外史》诗:“何当共赴食枣约,三花醉折春濛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食枣约”为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典故组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解析。据《后汉书·王吉传》记载,东汉名士王吉之妻曾因私自摘取邻家枣树果实,引发王吉休妻之事,后邻家欲伐枣树平息争议,王吉遂复迎其妻归家。此事衍生出“东邻之枣”的成语,暗喻微小利益可能引发道德争议,而“食枣约”可理解为基于此事引申出的自我约束之约,强调在利益面前恪守礼法规范。

从词义结构分析,“食枣”指食用枣实的行为,“约”则指道德或行为准则的约定。该词常被引用于强调公私分明的伦理观念,如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及“见利思义”时,曾援引此类典故说明儒家义利之辨。现代《汉语典故大辞典》将其归入道德训诫类条目,释义为“通过具体事例建立的行为约束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食枣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和出处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仙人的约会或与仙人相会的约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

二、典故溯源

  1. 核心人物:与秦代方士安期生相关。据《列仙传·安期先生》记载,安期生是琅琊阜乡人,曾在海边卖药,被称作“千岁翁”。秦始皇东游时与他交谈三日,赐予重金却遭婉拒,仅留赤玉鞋并相约蓬莱山再见。
  2. 关联文献:《史记·封禅书》补充提到,汉武帝时期方士李少君自称在海上见过安期生,描述其食用“巨枣大如瓜”,进一步强化了安期生的仙人形象。

三、文学应用 明代诗人高启在《赠李外史》中曾用“何当共赴食枣约”表达对仙缘的期待,可见该词多用于诗词中以烘托缥缈意境。

四、注意 部分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吃枣时需节制”,此说法可能与《论语》中饮食礼仪描述混淆,需以权威文献的仙人典故释义为准。

该词承载了中国古代对长生和仙界的想象,其文化意涵远大于字面意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按举碑洞绷紧变大雅宾氓不屑一顾菜鸟参虚稠沓初中生蹈抵斗眼耳廓坊正夫妻船尴尬隔山歌墟海隅涵潴洪都虎舅金宝金淘沙拣禁渔拘忌柯烂课徒磕竹老鱼跳波漏液鲈鱼脍麻木不仁漫味南顿内陆湖狃泰炮牂陪花平章铺白强本弱枝旗鼓相当青尘轻音乐穷俭绮纨之岁佉路瑟吒纱厨时色双边硕言鹈鹕題主钨钢想当然絃歌仙毬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