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乐窝的意思、安乐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乐窝的解释

(1) [cosy nest]∶安逸的生活环境

(2) [nookery]∶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详细解释

宋 邵雍 自号 安乐先生 ,隐居 苏门山 ,名其居为“安乐窝”。后迁 洛阳 天津桥 南仍用此名。曾作《无名公传》自况:“所寝之室谓之 安乐窝 ,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又作《安乐窝中四长吟》:“ 安乐窝 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后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宋 戴复古 《访赵东野》诗:“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元 宋方壶 《水仙子·隐者》曲:“青山緑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寻着箇安乐窝胜神仙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安乐窝,从此无灾矣。”粤剧《搜书院》第二场:“淫奔苟合,借书院作安乐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乐窝是汉语中具有文化意蕴的成语,指代安逸舒适的居所或生活环境,常用于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或对现实处境的调侃。以下从词义解析、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安”为安定、平安,“乐”指快乐、愉悦,“窝”本义为动物巢穴,引申为人的居所。三字组合后,字面含义为“安定快乐的居处”。

  2. 现代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定义为“比喻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既可指物质条件优越的住所,也可形容精神层面的安逸状态,如“他在书海中找到了自己的安乐窝”。

二、历史渊源

  1. 典故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邵雍《无名公传》记载:“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描述隐士邵雍在洛阳的简朴居所。后经文人引用,逐渐脱离原典的淡泊意味,转向强调物质享受。

  2. 语义演变

    明代《警世通言》中“安乐窝中且快活”已带有耽于享乐的贬义色彩,现代用法则回归中性,侧重客观描述舒适环境。

三、文化内涵

  1. 哲学关联

    与道家“知足常乐”、儒家“安贫乐道”思想存在潜在关联,反映中国传统对物质与精神平衡的追求。

  2. 社会映射

    当代语境中常用于表达对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如房地产广告“打造都市人的安乐窝”,体现物质生活提升的社会心态。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2. 邵雍《伊川击壤集》卷十九, 中华书局点校本,2006.

网络扩展解释

“安乐窝”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指代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居所,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典故

该词最早源于北宋学者邵雍的典故。他隐居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并写下“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尽管生活简朴,他却通过精神追求获得满足,后以“安乐先生”自居()。

二、核心含义

  1. 本义:指物质上温暖、小巧且功能完善的住所,如“冬暖夏凉”的居室()。
  2. 引申义:
    • 生活环境:强调安逸、无纷扰的状态,例如“远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 精神境界:被赋予超脱物质的意义,如“贵在自我心净,安乐于精神”()。

三、用法与评价

四、外文翻译

可通过来源、、等进一步查阅完整典故与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

八面圆保邻笔到驳窦驳映不顾前后餐腥啄腐察问骋马触兴大娘子丹麦人盗根抵搭帝籙短指繁荣飞炮风和日煗锋角丰屋延灾诰令归命毫曹花点蛔厥火伏获胜蛱蜨图加爵江国蛟龙玉匣诘难戢鳞委翼精简机构钜公馈电揆抚库莫奚赖皮子李赤灵坛楼楼旅酬緑褠命啸挐攫讫功瞿塘贾桑果三原色石丈肆意所荷泰和梯脔通驭无线电通信相伴闲言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