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领驾驭。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符録之用,充志壹神,以通驭万灵。”
“通驭”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拼音:tōng yù
释义:指“统领驾驭”,常用于描述对事物或力量的掌控与统御。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原文。
《通驭》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思是指能够通晓驭马之术,管理马匹。
《通驭》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辶(辵)和马,其中辶(辵)是表示“行走”的意思,而马则是表示“马匹”的意思。
按照笔画顺序,辶(辵)有3画,马有3画,所以整个词的总笔画数是6画。
《通驭》一词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公治》一书中,是古代有关治国理政的重要著作之一。
《通驭》这个词的繁体字为「通馭」。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通驭」可能会写成「通馭」或其他略有差异的形式。
1. 他在马术比赛中展示出了卓越的《通驭》技巧。
2. 那个国家的国王非常重视《通驭》这项技能的培养。
3. 他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通驭》的理论和实践。
1. 通达:指通晓各种知识,通达事理。
2. 驭手:指善于驾驭马匹的人。
3. 驭兽:指驾驭和控制野生动物的行为。
1. 驭养:指驯养和照料动物。
2. 驭使:指驾驭和支配他人。
3. 御驾:指驾驭马车。
1. 野马:指未经驯养的野生马匹,相对于已被人驯服的马匹。
2. 驯服:指驯养和使马匹顺从。
3. 不执马缰:指不驾驭,不控制马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