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柳宗元 撰《李赤传》,谓有江湖浪人名 李赤 夸其诗类 李白 ,故自号 李赤 。传说 赤 为厕鬼所迷,以入厕为升堂,后坠入厕中而死。后用为心性迷惑之典。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局天扣地,敢效 谈娘 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 李赤 之甘心。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参阅 唐 柳宗元 《李赤传》。
“李赤”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需结合文献来源具体分析:
柳宗元《李赤传》中的典故(主流解释) 据唐代柳宗元撰写的《李赤传》记载,李赤是一个自诩诗风堪比李白的江湖浪人,传说他被厕鬼迷惑,将厕所视为升堂入室的华美居所,最终坠入厕中而死。后世以此比喻心性迷惑、执迷不悟的状态。宋代李清照曾引用此典,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不甘。
其他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部分词典提到“李赤”可指代尸体或形容瘦弱,此说法可能源自《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赵国人李赤瘦弱如骷髅的故事。但该用法较为罕见,且与柳宗元的典故无直接关联,需注意区分具体出处。
建议在文学研究或古文阅读时,优先参考柳宗元的原始文本《李赤传》,避免混淆不同来源的释义。如需更深入分析,可查阅《柳河东集》或相关唐代文学研究资料。
《李赤》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字、外貌或者个性特点,含有赞美或者贬低的意味。
《李赤》的部首是木(mù),一共有8个笔画。
《李赤》这个词的来源不太明确,但在古代的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记载。
繁体字“李赤”的书写形式为「李赤」。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革。对于《李赤》来说,其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写法我无法提供详细的信息。
1. 他的名字叫李赤,取自他外貌红润的特点。
2. 她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所以大家都叫她李赤。
李赤并不常见于组词,但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组合使用。
与《李赤》词意相关的近义词包括红润、红通、红嘴等。
与《李赤》词意相对的反义词可能包括苍白、黯淡、暗淡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