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飞炮的意思、飞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飞炮的解释

旧指大炮。 清 魏源 《筹海篇下》:“然有一宜防者,则曰飞礮。非谓悬桅上之号礮,而谓仰空堕弹之炸礮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飞炮

汉语词典释义

“飞炮”为古代军事术语,指一种可快速发射的轻型火炮,因射速快、机动性强而得名。明代《武备志》记载其“炮身轻便,可车载马驮,发则迅如飞矢”,主要用于野战突击或城防支援。


历史背景与军事应用

  1. 明代火器发展

    飞炮属早期后装火炮,源于15世纪欧洲的佛郎机炮技术,经明朝军工改良后广泛列装军队。其设计特点为子母铳结构(预装弹药的子铳可轮替填入母铳),实现连续射击,射速远超传统前装炮 。

  2. 实战记载

    据《明史·兵志》载,嘉靖年间抗倭战争中,戚继光部队曾以飞炮集群战术击溃倭寇船队:“飞炮所及,贼舟尽焚”。其轻量化设计适合山地、水网等复杂地形作战 。


技术特征与结构


文化延伸与现代语义

现代汉语中,“飞炮”偶见于象棋术语,指“炮”隔子吃棋的战术(如“炮二平五”),或引申为突发性强力手段(例:“舆论飞炮”)。此用法属比喻义,与原始军事含义已无直接关联。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第12卷,页1083
  2. 《中国火器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第四章
  3. 《武备志·火器图说》(明·茅元仪,1621)卷一百二十四

(注:因古籍原文无稳定电子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现代释义参考专业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飞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定义

飞炮指旧时的大炮,尤其指能够发射炸弹的炮械。该词多见于清代文献,例如魏源在《筹海篇下》中提及:“然有一宜防者,则曰飞礮。非谓悬桅上之号礮,而谓仰空堕弹之炸礮也。”,说明飞炮与普通桅杆上的火炮不同,特指可投掷炸弹的炮械。

2.词源与文献引用

3.使用示例

4.相关词汇

“飞炮”是清代对投弹型大炮的特定称呼,现代已较少使用,更多作为历史文献词汇出现。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筹海篇》等清代军事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暴躁如雷本原彪蒙笔锋茶毘打富济贫诞幻不经大灶得饶人处且饶人雕衰丁泠地位东郭之迹钝钩敦聘恶阻方祀废去風驪灌荡官复原职花曲户税近密九里松酒态窭蹙聚齐伉俪荣谐客货令范凌雨流垫猛割丁门子钱迷君珉采敏晤佩玖愆谬荣典锐减上竈縿縿深奥省阅神巫试艺顺通榻橘脡祭湍驶退落威爱违废威敬香胶纤珪笑哗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