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国一致”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全国上下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团结一致行动。常用于形容国家面临挑战时,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状态。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最初用于描述抗日战争时期全民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用法与结构
四、例句
毛泽东在原文中举例:“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五、使用场景
适用于描述国家层面的团结行动,如应对自然灾害、国际危机、重大赛事等。例如:“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举国一致,迅速控制住扩散。”
补充说明
近义词为“上下一致”,反义词可对应“分崩离析”。该成语强调国家层面的统一性,现代多用于正式语境或重大事件报道中。
“举国一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团体中所有的人都一致同意或一致行动的意思。这个词包含了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等含义。
“举国一致”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三个字,分别是“举”、“国”和“一致”。
“举国一致”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的用法,意味着整个国家或集体的一致行动。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仍然是“舉國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以“举国一致”为例:
舉:表示高举,悬挂。
國:国的旧字形,表示国家。
一致:意味着一同、相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举国一致”的例句:
1. 在面对重大挑战时,人们必须举国一致,共同应对。
2. 在战争期间,全国人民举国一致,为国家的胜利而努力。
3. 公众的健康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需要举国一致来解决。
与“举国一致”相关的组词有:
1. 全体一致:表示整个集体的统一行动。
2. 同心协力:表示大家心心相印,共同努力。
3. 众志成城:表示众人齐心,共同形成壮大的力量。
近义词:一心一德、一致追求。
反义词: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