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小韵的意思、小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小韵的解释

诗八病之一。又名伤音病。凡五言诗一联中除韵脚外,其余九字中有相同之韵者即为犯小韵。如“客子已乖离,那宜远相送”,子、已、离、宜同韵,即称为犯小韵。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卷十一:“六曰小韵,谓除本韵一字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如‘遥’、‘条’不同。”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十二:“小韵,除韵外,但九字中有相犯同声者是。”参阅《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小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基础概念,特指《切韵》系韵书中的最小音类单位。根据《汉语大词典》,小韵是同一韵目下根据声母或介音差异进一步划分的同音字组,每个小韵内的字具有相同的声、韵、调。在音韵学研究中,小韵的划分体现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精细分类原则,王力在《汉语音韵学》中指出,小韵的形成与反切注音法密切相关,每一组小韵代表一个独立的音节单位。

从结构上看,小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一是韵书中的“韵目”归属,如“东韵”;二是声母的清浊属性;三是四等洪细差异。例如《广韵》的“东韵”包含34个小韵,通过声母差异(如端母、透母)和介音区别(如一、二、三等)实现细分。现代学者潘悟云通过反切系联法验证,发现小韵系统完整保存了隋唐时期的语音特征,为构拟中古音系提供了关键依据。

该概念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具有双重价值:既作为韵书编纂的底层逻辑,又成为方言比较和音变规律分析的重要参照。《切韵》研究显示,小韵的排列遵循“以声统韵”原则,这种层级结构直接影响后世《集韵》《洪武正韵》等韵书的编撰体例。

网络扩展解释

“小韵”是古代诗歌声律理论中的术语,属于“诗八病”之一,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小韵又名“伤音病”,指五言诗一联(两句共10字)中,除韵脚字外,其余9个字若出现同韵母的字,即构成声病。例如诗句“客子已乖离,那宜远相送”中,“子、已、离、宜”四字同韵(属《广韵》的“之”韵),即犯小韵。

2.历史出处

此概念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的声律理论,后由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明确规则:“六曰小韵,谓除本韵一字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唐代《文镜秘府论》也将其列为“文二十八种病”之一。

3.与大韵的区别

诗八病中,“大韵”指一联内其他字与韵脚同韵,而“小韵”特指非韵脚字之间的同韵问题。

4.应用与影响

小韵规则体现了古诗对声律和谐的追求,但过于严苛,后世创作中逐渐放宽。其核心目的是避免诗句内部音韵重复,影响诵读美感。


注:部分网页(如)将“小韵”误解为“优美音韵”,此说法缺乏权威依据,可能与现代词汇混淆有关,需以古典诗论解释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爱卿宝靥鄙识补还查禁嘲问称赏杵臼交蝶魄顶峰抵替都柱祓社蝮蝎弗营鬼头蛤蟆眼鹤邑黄蓝户辩回炉胡然呼天叩地假龙健壮积抱极尊开察麟书黎涡梅关毰毢棚帐漂絮贫宗匹禽乾谿台起吊切切此布栖迹欺僭青云谱穷櫩取青媲白任从钑花三池沈牛舍然熟红属镂私燕贪生畏死通联推土机推下往初瀢沱岘山闲艳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