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绝域的意思、绝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绝域的解释

[remote place (foreign country)] 极其遥远的地方(多指国外)

愿从谷吉,效命绝域。——《后汉书·班超传》

详细解释

(1).极远之地。《管子·七法》:“不远道里,故能威絶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絶域不可以力服,蛮貊不可以威摄。” 唐 赵嘏 《昔昔盐·一去无还意》诗:“良人征絶域,一去不言还。”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2).与外界隔绝之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邈彼絶域,幽邃窈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绝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极其遥远、与外界隔绝、人迹罕至的地方。它通常带有一种地理和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意味。

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地理上的极端遥远与隔绝:

    • 指极其僻远、交通阻隔、难以到达的地区。例如,古代可能指边疆极远之地、海外异邦、荒漠深处等。
    • 强调空间距离的遥远和自然环境的险恶,导致与中心区域或文明世界几乎完全隔绝。例如:“张骞通西域,探险于绝域。”
  2. 文化或政治上的隔绝:

    • 引申指与本国或主体文化圈迥异、缺乏联系或处于管辖之外的区域。这种隔绝不仅是地理上的,也包含文化习俗、政治归属上的差异和疏离。
    • 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指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或敌国的偏远领土。
  3. 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地:

    • 强调这些地方荒凉、无人居住或极少有人涉足。例如:“流放至瘴疠横行的绝域。”

总结来说,“绝域”一词描绘的是一种双重隔绝的状态:既在空间上遥远难及、自然环境险恶,又在文化或政治归属上迥异疏离,最终导致人烟稀少、与世隔绝。 它常带有一种荒凉、陌生甚至危险的色彩。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绝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极其遥远或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具体可从以下层面解析:


词义解释

  1. 极远之地(多指边疆或国外)
    原指地理上极其偏远的区域,常特指中原王朝难以管辖的边疆或外国。
    例:

    • 《后汉书·班超传》:“愿从谷吉,效命绝域。”指班超愿为国远赴西域。
    • 《管子·七法》提到通过威慑“绝域之民”,强调地理距离的遥远性。
  2. 与世隔绝之地
    引申为交通闭塞、人迹罕至的区域,甚至象征精神层面的隔绝。
    例:

    • 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邈彼绝域,幽邃窈窕。”形容天台山的神秘与隔绝。
    • 苏轼《御试制科策》中的“绝域异方”,指极远的异国他乡。

用法特点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后汉书》等典籍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搬铺饱食终日鼻头出火裁覆乘凶赤藤出火畜圈箪瓢陋室达天钓名欺世饤饾杜工部祠枙臬飜译匪匪翼翼風谷焚焮负逆割恩断义寡闇诡狭禾役滑规镮饼黄陵庙皇鸟强嘴简筴贱役洊臻借字竞销金无足赤进行曲极诛蜛蠩伉急蓝湛湛邻侧霉素女主角卿僚颀省社鼠城狐刷马霜毛树倒猢狲散抬粮坦平滕室甜品头面脱简万箱躗语祥事仙教鲜藻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