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藤的意思、赤藤的详细解释
赤藤的解释
又名红藤。产南方山中,皮赤色,古代用以作杖。煮汁服之,可驱虫利便。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将军繫金呿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省藤》﹝集解﹞引 陈藏器 曰:“﹝赤藤﹞生南地深山。皮赤,大如指,堪缚物,片片自解也。”
词语分解
- 赤的解释 赤 ì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 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脚(光脚)。 笔画数:
- 藤的解释 藤 é 指“白藤”、“紫藤”:藤条。藤椅。藤床。 〔藤黄〕.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藤本植物。瓜藤。葡萄藤。顺藤摸瓜。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赤藤”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
植物属性
赤藤又名红藤,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山中的藤本植物。其表皮呈赤红色,质地坚韧,古代常用来制作手杖。此外,它的汁液可煮服,具有驱虫、利便的药用功效。
-
典籍记载
- 唐代白居易的诗中提及“赤藤杖”,表明其作为日常用具的历史悠久。
- 《本草纲目》记载其“皮赤,大如指,堪缚物”,说明其物理特性和实用价值。
二、延伸用法
部分资料(如)提到“赤藤”作为成语,比喻“心地善良、性情温和”。但这一用法在其他权威典籍中较少见,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特定语境下的解释。
三、总结
赤藤的核心含义指向一种红色藤本植物,兼具实用与药用价值;若涉及比喻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本草纲目》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赤藤(chì téng)一词的意思是红色的藤蔓。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赤(chì)表示红色,藤(téng)表示藤蔓。赤藤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赤籐。
赤藤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赤藤可以写作赤﨑,其中的﨑表示乌藤,即指藤蔓。这个字形在现代已经很少见到了。
以下是一个使用赤藤的例句:我家后院的篱笆上长满了赤藤,给整个院子增添了一片红色的景象。
赤藤的组词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搭配。比如,可以组成赤藤花(红色的藤蔓花朵)、赤藤架(用来支撑藤蔓的架子)等等。
关于赤藤的近义词可以是红藤、红蔓等,因为它们都可以表示红色的藤蔓。而赤藤的反义词可以是绿藤,因为绿色和红色相反。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