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之祭事。《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曰:荐此常事。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 郑玄 注:“祝乱之异者。言常者,朞而祭礼也。古文常为祥。” 贾公彦 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朞也。变言祥事,亦是常事也。”
“祥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定义
根据《汉典》及《仪礼》注释,祥事指“通常之祭事”,即常规的祭祀活动。该词由“祥”(吉祥)与“事”(事件)组合而成,特指与祭祀礼仪相关的固定事务。
经典出处与注释
源自《仪礼·士虞礼》记载:“朞而小祥,曰荐此常事;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郑玄注:“变言祥事,亦是常事也。” 这里的“祥事”指代服丧期满后的大祥祭礼,属于古代丧葬制度中的特定祭祀环节。
现代语境中的延伸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祥事”用于祝福语中,例如“龙年吉祥事业顺利”,此处“祥事”可能被引申为“吉祥之事”。需注意这种用法属于现代语言习惯的转化,与古代原义存在差异。
相关辨析
建议进一步查阅《仪礼》《礼记》等典籍,或参考《汉语大词典》获取更权威的训诂学解释。
祥事是指吉祥、美好的事件或事物。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示旁边的网,共有12个笔画。它的来源于古代通过天象、卜筮等方式推测吉凶的观念中,祥指吉利的征兆,事则指事件或事物。
在繁体字中,祥事的写法为「祥事」,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根据古籍记载,古时候关于祥事的汉字写法有二:古文中,祥事的写法为「祥事」,另一种写法为「祥仕」。前者的「事」采用了「司」的异体字「仕」,意义相同;后者的「司」被换成了「仕」,表示祥事是由贤士的才能所引发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祥事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祥事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总结来说,祥事是指吉祥、美好的事件或事物。它的拆分部首是示旁边的网,共有12个笔画。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古时候祥事的另一种汉字写法为「祥仕」。祥事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美好的经历或征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