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perate situation] 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
来此绝境。——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与外界隔绝之地。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风景绝佳之处。 唐 张乔 《游歙州兴唐寺》诗:“山桥通絶境,到此忆 天台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宜兴 善权 、 张公 两洞,天下絶境也。”
(3).极为高超之境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絶境乎。” 唐 戴叔伦 《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诗:“为文通絶境,从宦及良辰。” 宋 陆游 《龙门洞》诗:“絶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4).绝望艰困之处境。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在半年的时间里,把一切能够换钱的衣服首饰都当光卖尽了,生活陷入无助的绝境。”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三)》:“这一句话,就常常能使一些达官贵人,濒于自6*杀的绝境。”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绝境汉语 快速查询。
绝境(jué jìng)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权威角度解析:
指与外界隔绝、难以到达的偏僻地域。
权威释义:
"指与外界隔绝的、偏僻的地方。"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经典用例: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桃花源"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即指与世隔绝之地。
指毫无希望、无法突破的困难处境。
权威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进退维谷的困境。"
——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引申用法:
如"陷入绝境""绝处逢生",强调极端困境中寻求转机,此义项在当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更高。
"绝"本义为"断绝","境"指地域边界。古义侧重空间隔离(如《后汉书》"居绝境而不自蔽"),现代汉语则强化心理与处境的绝望感,体现词汇意义的社会化延伸。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商务印书馆.
“绝境”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如《桃花源记》原文),可参考、7、10的文献来源。
剥葱兵厄伯都叱呼楚幕道次钿盒端简風珮干佐高头公教人员狗中关内癸庚归明孤洲海次禾秧红木擐饼皇想浑噩胶臈节时经济才晶琅琅考省狂暴馈粮袴纨离酒领表陵架陵杂藜菽流行色论硋罗浮春朦朦忪忪偶而帕头前锋军齐王舍牛瞿目缩舌认透烧房绳坐神瑞社神霜妃遂迷忘反帑臧陶工添房挖云玮艺五光十色闲夭夭锡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