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脰的意思、决脰的详细解释
决脰的解释
谓砍头。 明 绿天馆主人 《<古今小说>叙》:“试今説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
词语分解
- 决的解释 决 é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决江疏河”。 堤岸被水冲开:决口。溃决。 断定,拿定主意:决定。决断。决计。决然。决胜。决议。犹豫不决。 一定(用在否定词前):决不后退。 决定最后胜败:决赛。决战。
- 脰的解释 脰 ò 脖子、颈。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决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断颈、砍头,多用于描述斩首的刑罚或自刎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
字义拆解与构词分析
- 决 (jué): 此处通“绝”,意为断绝、截断。《说文解字》:“决,行流也。”本义为开通水道,引申为决断、断绝。
- 脰 (dòu): 指脖子、颈项。《说文解字》:“脰,项也。”段玉裁注:“《公羊传》曰:‘宋万搏闵公,绝其脰。’注:‘脰,颈也。’”
- 合义: “决脰”即“断绝颈项”,形象地表达了斩首或自刎的动作与结果。
-
核心含义与用法
- 斩首刑罚: 指用刀斧等利器砍断脖子,执行死刑。这是该词最常见的用法。
- 自刎行为: 指用刀剑等割断自己的脖子自杀。
- 引申义: 有时可引申为“杀头”、“处死”之意,强调结果的致命性。
-
古籍文献例证
- 《战国策·齐策六》: “鲁仲连曰:‘……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其后二十余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其中“与人刃我,宁自刃”虽未直接用“决脰”,但“自刃”即自刎,与“决脰”同义,且此段为鲁仲连事迹,常被后世引用时与“决脰”关联)。
- 《史记·田单列传》: 记载了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燕将最终自杀(“乃自杀”),此事件常被后世提及“决脰”时引用。
- 《汉书·高帝纪上》: “(项羽)遂围成皋,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汉王得韩信军,复大振。八月,临河南乡,军小脩武,欲复战。郎中郑忠说止汉王,高垒深堑勿战。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佐彭越烧楚积聚,复击破楚军燕郭西,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九月,羽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曰:‘谨守成皋。即汉王欲挑战,慎勿与战,勿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羽引兵东击彭越。汉王数挑成皋战,楚军不出。使人辱之,大司马咎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咎及司马欣皆自刭汜水上。” (其中司马欣“自刭”即自刎,与“决脰”同义)。
- 《后汉书·仲长统传》引《昌言·理乱》: “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使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雠也。…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及继体之时,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赖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贵,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彼君子居位,为士民之长,固宜重肉累帛,朱轮四马。今反谓薄屋者为高,藿食者为清,既失天地之性,又开虚伪之名…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决脰”,但描述了暴政下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的景象,包含了导致“决脰”这类极端行为的社会背景,后世常引此类论述说明暴政的后果)。
-
现代辞书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决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刑罚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
词义解析
- 决:通“决”,有“断、裂”之意,表示斩断的动作。
- 脰(dòu):古文中指“脖颈”,如《史记·田单列传》有“自奋绝脰而死”。
组合后,“决脰”字面意为“斩断脖颈”,即砍头,属于古代极刑的一种表述。
-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例如描述战争、刑罚场景。现代汉语已不常见,仅见于特定研究或引用古籍时。
-
权威来源参考
根据词典释义,“决脰”明确解释为“砍头”,与“脰”的颈部含义及“决”的断裂动作相符。
如需了解具体古籍用例或延伸释义,可查阅的词典来源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白黑不分百累本次本格秉文经武笔直不念旧恶残壶嘈囐畅月抄扎呈政穿梭黜落骴禁丹姬刀身遁音伏读附就格检古都都鬼王吼鸣荟蔚魂台蠖屈建除体见地蛟鑪齎恨疾如雷电酒在肚里,事在心头阔辟凉驳列列森森麟楦黾厄塞冥録明转谬法迷戏脑麝披坚执锐遣施前数情亲器任山图耍态度水堨睡梦殊俗缩微陶汰通条往初向火陷刑销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