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黜落的意思、黜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黜落的解释

(1).旧指科场除名落第,落榜。 唐 杨凝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诗:“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绍兴 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或戏以衰健放牓, 陈福公 作魁, 凌尚书 景夏 末名, 张魏公 黜落。”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己未宏词科, 施愚山 以奸韵降等, 钱塘 王嗣槐 以失韵黜落。”

(2).斥退;落职。《新唐书·选举志下》:“大率十人竞一官,餘多委积不可遣,有司患之,谋为黜落之计,以僻书隐学为判目,无復求人之意。”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寻外补 麟 凤阳府 知府,后竟黜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黜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如下:

基本解释

详细释义

  1. 科举落第
    原指科举考试中被除名或未及第。例如唐代杨凝的诗句“黜落至公时”,宋代陆游的笔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均与科场失利相关。

  2. 官职罢免
    引申为官员被降职或罢免。《新唐书》中记载,唐代因官员选拔竞争激烈,曾有“黜落之计”以淘汰不称职者。

使用场景

补充知识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或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5、8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黜落的意思

黜落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贬低、废黜、撤职等。它是由"黜"和"落"两个字组成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黜落的部首是"黑",部首笔画数是12。

来源

黜落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原指废黜昏暴无道的君主,后来引申为撤职、贬低等意思。

繁体

黜落的繁体字为「黜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黜落的"黜"字曾不同于现代写法,而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黑",右上方是"落"。后来,由于汉字的简化,"黜"字被统一简化为现在的形式。

例句

1. 他因犯有严重错误而被黜落出领导岗位。

2. 他的成绩一下子黜落了他在班级里的地位。

组词

黜免、黜官、黜退

近义词

罢免、贬谪、解职

反义词

任用、晋升、提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