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缄;封束。角,缄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事感》:“吏知 李公 ( 李彦佐 )精诚已达,乃沉钩索之(指詔书),一钓而出,封角如旧,惟篆印微湿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僧依其言至 鹿头关 , 定忠 出一书,封角付僧。”
“封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封角(fēng jiǎo)指封缄、封束,即用特定方式密封文书或物品。其中“角”在此处意为“缄束”,与“封”共同构成闭合、密封的动作。
有少数资料(如)将“封角”解释为“被封为官员或获荣誉”,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引申义或误传,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场景。如需使用,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封角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皇室贵族的冠冕的头顶部分。在古代中国,封角常常用来形容贵族地位的高尚和尊严。
拆分部首和笔画:封角的拆分部首是尸,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封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皇帝和贵族统治者经常会戴上华丽的冠冕,而封角就是冠冕的一部分。这种冠冕是作为皇权和贵族身份的象征。
繁体:封角的繁体字为封角。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封角的写法和现代相似,采用了尸部作为部首,封角的字形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1. 他戴上封角,成为了皇帝。
2. 她佩戴着华丽的封角,展示她的尊贵身份。
封角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封面、封建。
近义词:近义词包括:冠冕、王冠。
反义词:反义词暂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