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疾言的意思、疾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疾言的解释

(1).急遽地说话。《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 邢昺 疏:“疾,急也。”《韩诗外传》卷九:“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搤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清 恽敬 《与姚秋农书》:“ 敬 行年五十有五,止一嗣子,才虽中人,颇能孝谨,非但不加责备,且未尝厉色疾言。”

(2).指轻率而不合理的话。《韩非子·说疑》:“人臣有五姦……去此五者,则譟诈之人不敢北面立谈,文言多、实行寡、而不当法者不敢诬情以谈説。是以羣臣居则修身,动则任力,非上之令,不敢擅作疾言诬事,此圣王之所以牧臣下也。”

(3).急促的语音。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夫声律之始,本乎声音:发喉引声,和言中宫,危言中商,疾言中角,微言中徵、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疾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基本释义(急速的言语):

    • “疾”在此处意为“急速、快速”。“疾言”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指说话语速很快,言语急促。这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时急切、不加停顿的状态。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04页。该释义为学界共识。
  2. 引申义(愤怒、激烈的言辞):

    • 由于说话急促常常伴随着情绪激动,因此“疾言”常引申指严厉、愤怒、声色俱厉的言语。例如“疾言厉色”这个常用成语,就是形容说话急躁,神色严厉。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第8卷,第121页。该引申义在古典及现代汉语中均有广泛应用。
  3. 古义(疾病之言):

    • 在更早期的古汉语中,“疾”可指疾病,“言”指话语。“疾言”有时指病中所说的话,或指有关疾病的话语。不过这个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
    • 来源参考: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7页(“疾”字条下)。此义项为古汉语用法。

总结来说,在现代汉语中,“疾言”的核心含义是“急速的言语”,并由此引申出“严厉、愤怒的言辞”的意思。其最常用的语境是在成语“疾言厉色”中。

网络扩展解释

“疾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í yán,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急遽地说话

指说话急促、快速,通常带有情绪化的表达。
出处:最早见于《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 邢昺疏:“疾,急也。”
例句:


二、轻率而不合理的话

指未经深思熟虑、轻率说出的言论。
出处:《韩非子·说疑》提到“非上之令,不敢擅作疾言诬事”,强调臣子不可妄言。
例句:


三、急促的语音

形容说话时声音短促、语调急切。
出处: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分析声律时提到“疾言中角”,指语音急促对应音律中的“角”声。


使用场景与关联词

  1. 常见搭配:多与“厉色”“怒色”连用,如“疾言厉色”(形容态度严厉)、“疾言怒色”(形容发怒时的神情)。
  2. 反义表达:与“和颜悦色”“温言细语”形成对比,突显情绪激烈或急躁的说话方式。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论语》《韩非子》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纷扁扁伏伏扁鹊标老儿波磔豺狼当涂超凌冲秘抽苔玳瑁帘仃伶定身法端慧洱海繁旉燔炮费本飞蛾扑火风徽负魂浮踪攻理管音鬟凤烜洲贱气溅射謇直九年之蓄卷饼珂伞口信款迓劳瘁廉薄里居璘豳骊虬露板马环眉闲脑室浓济赡赐社火圣母神皇申解释典十样景水丞滩声秃山外婆往止汙僻乌贼契武则天下餔闲习显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