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徵的意思、就徵的详细解释
就徵的解释
接受朝廷、官府徵召。《后汉书·侯霸传》:“使者虑 霸 就徵, 临淮 必乱。”《花月痕》第七回:“这是女学士不肯就徵,盲主司无缘受谤。”
词语分解
- 就的解释 就 ù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便即去避 笔画数:; 部首:尢
- 徵的解释 徵 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 徵 ē 见“征”③徵⑦。 笔画数:; 部首: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就徵”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就徵”指接受朝廷或官府的征召,通常用于描述官员或学者应召入仕的情景。这一用法在《后汉书·侯霸传》和清代小说《花月痕》中均有记载。
古籍例证
- 《后汉书·侯霸传》:
文中提到“使者虑霸就徵,临淮必乱”,意为朝廷使者担心侯霸接受征召后,临淮地区会陷入混乱。
- 《花月痕》第七回:
通过“女学士不肯就徵”的表述,侧面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征召时的复杂心态。
其他可能的解释
需注意,“就征”在部分现代资料中被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成语用法),但这一含义与“就徵”的原始意义不同,需结合具体语境和字形(“徵”与“征”)判断。
- 核心含义:接受官方征召,常见于历史文献。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学者的仕途选择。
- 注意:需区分“徵”(zhēng,通“征”)与“征”的字形及引申义差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后汉书》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徵(zhēng)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寻找、征集、招募等。它的部首是彳(chì)和心(xīn),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徵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当时的写法是彳彳心。在繁体字中,徵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徵这个词常用于表示招募士兵或征召人才。它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国家正在徵集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 这样的例句可以向人们传达出政府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态度。
组词方面,徵这个词可以和其他词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徵集”表示招募, “徵信”表示寻找或调查, “徵才”表示招聘人才等。
近义词方面,与徵有相似意思的词语包括“招募”、“召集”、“征召”等。这些词都可以表示寻求并吸引人们来参与某项活动或工作。
反义词方面,与徵相对的词语可能是“解散”或“退役”等词,这些词表示结束某项招募活动或使人员离开。
希望这些简要的介绍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徵这个词的意思、写法以及其在句子中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