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处的意思、徒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处的解释

谓无所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及夫大贤,则徒处与有事无择也,随时宜者也。”《战国策·秦策一》:“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 鲍彪 注:“徒,犹空也。言无所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徒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ú chǔ,其核心含义指无所作为、空耗时间。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古典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及夫大贤,则徒处与有事无择也,随时宜者也。”。另在《战国策·秦策一》中也有使用:“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鲍彪注:“徒,犹空也。言无所为。”。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将其归类为成语,强调其固定搭配与比喻意义,但核心含义与普通词语解释一致。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徒居”“徒行”等词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用例,可参考《晏子春秋》《战国策》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徒处》的意思

《徒处》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某人或某事停留在原地,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进展。一般来说,它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情处于现状,没有任何改变或进展。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徒处》的部首是“彳”(用于表示走路的动作)和“彳”(表示人的身体),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徒处》的简化字形式源自于繁体字,繁体字的写法是「徒處」。它的简化形式为「徒处」。繁体字通常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徒处」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使用传统的繁体字写法,其拼写为「徒處」。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因此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一直徒处,没有任何进步。

2. 这个项目已经徒处了好几个月了。

组词

组词:“徒劳”、“徒步”、“徒办”、“徒刑”。

近义词

近义词:“停滞”,“停留”。

反义词

反义词:“进展”,“前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