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龙盘虎踞。 宋 丁开 《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参见“ 龙盘虎踞 ”。
“龙蹲虎踞”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常特指南京的地理特征,也可比喻英雄豪杰占据之地。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建业》诗及相关古籍(来源:、7、9)。
《龙蹲虎踞》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物处于威势强盛的状态,犹如龙蹲虎踞一般,象征权势崇高,地位显赫。
《龙蹲虎踞》共有11个部首,分别是龙(龙部)、蹲(足部)、虍(虍部)、踞(足部)。其中,龙部和虍部都属于独体部首。而《龙蹲虎踞》的笔画总数为27画。
《龙蹲虎踞》最早见于《管子·牧民》一篇,该篇记载了战国时期管仲收养了一只小鸟,用心呵护,最终鸟变成了庞大威猛的龙,坐在高山上。此时,管仲又养一只幼虎,同样用心呵护。后来,小虎也成了庞大而威猛的虎,站在山下。这个故事形象地使用了《龙蹲虎踞》来形容权势崇高、地位显赫的状态。
《龙蹲虎踞》的繁体字为《龍蹲虎踞》。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蹲》的古时写法为“卩足”;而《虎》的古时写法为“虍人云”。
1. 他的地位在公司中可谓龙蹲虎踞,大家无不敬重他。
2. 这栋豪宅坐落在山巅,仿佛是龙蹲虎踞。
1. 龙珠
2. 龙潭虎穴
3. 龙虎争斗
1. 权倾朝野
2. 至高无上
3. 举足轻重
1. 沦为末位
2. 衰落败退
3. 弱不禁风
安家白鹳包衣种子保泽蹩曳鄙嫚不了不当陈胜陈王愁损俶落粗汉翠粒麤浅答岔儿多高耳池方止甘莹官谤滚催锅户还羽鹤头板篕棪讧炽互譌虀臼近地点警守积习聚焦揩免靠天篱门龙雒侯楼棚明若观火弄具配敛屏缩破城清疆羣衆影响入冥丧人三危簛簛慎谨神经错乱石扉诗说送形讨信提调提纲举领推覆橐籥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