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刻的意思、象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刻的解释

谓刻画其形象。《文选·张协<七命>》:“皆象刻於百工,兆发乎灵蔡。” 李善 注:“《尚书》曰:‘ 高宗 梦得 説 ,使百工营求诸野,乃审象旁求於天下。’ 孔安国 曰:‘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象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古典文献渊源,同时在现代语境中也有引申用法,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象刻”指通过雕刻或刻画的方式呈现具体形象,强调对事物形态的细致描绘。其中“象”指形象、形状,“刻”指雕刻或刻画,合起来表示以精细手法还原事物本貌。


二、出处与演变

  1. 古典文献
    最早见于《文选·张协〈七命〉》:“皆象刻於百工,兆发乎灵蔡。”李善注引《尚书》记载,商王武丁命工匠根据梦中形象雕刻傅说的相貌,以此寻人。
    此处“象刻”特指通过工匠技艺具象化抽象形象。

  2. 现代用法
    演变为成语,形容文学、艺术创作中对人物或场景的逼真刻画,例如形容演员生动塑造角色,或文字描写栩栩如生。


三、应用实例

  1. 艺术领域

    田岷在剧中将“婆婆”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被观众称为“hold妈”()。
    《七十二家房客》中“369”角色通过象刻手法,展现了一个刁诈警察的形象()。

  2. 文学描写
    可用于形容文字对细节的精准描绘,如“象刻山水之形,尽显自然神韵”。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中的具体引用,可参考《七命》原文及《尚书》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象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象刻》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对象或形状刻画。该词常用来描述用刀、笔等工具将事物的形状或特征刻画出来的行为或结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

《象刻》这个词由部首组成:⺍(犬字旁)和⼿(手字旁)。其中⺍(犬字旁)表示“犬”,而⼿(手字旁)表示“手”。整个词共有9个笔画。

来源

《象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篆书时期。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石刻、木刻等方式将事物的特征或形状刻画出来,以传达信息或纪念重要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繁体

《象刻》的繁体字为「象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象刻》这个词在古时候的书写方式为「⺍上⼿下」。

例句

1. 他用精湛的技艺将那幅山水画中的瀑布、树木等物象刻得栩栩如生。

2. 这座古城保存完好,上面的石碑上刻满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诗句和字画象刻。

组词

1. 象形刻:指将事物以象形字的形式刻画出来。

2. 刻画:指根据事物的特征或形状进行描绘或刻画。

3. 形状:指事物的外形或轮廓。

4. 特征:指事物的独特性或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属性。

近义词

1. 描绘:指用文字、绘画等手段对事物进行详细地记录或描述。

2. 表现:指通过言语、行为、形象等方式展示事物的特征或性质。

反义词

1. 模糊:指事物的形状、特征等无法清晰或准确地表达或刻画。

2. 不动:指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变化或动作,无法进行形状的刻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