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罅漏的意思、罅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罅漏的解释

(1) [omission;deficiency;shortcoming]∶裂缝和漏穴,比喻事物的漏洞

补苴罅漏。——唐· 韩愈《进学解》

(2) [neglect]∶疏漏;遗漏

详细解释

(1).裂缝和漏穴。 宋 苏轼 《飓风赋》:“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隤缺。”

(2).疏漏;遗漏;漏洞。 唐 韩愈 《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宋史·杜范传》:“考封桩国用出入之数,而补窒其罅漏;求盐筴楮币变更之目,而斟酌其利害。”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十六国春秋》:“今本有叙事而无赞论,此其罅漏之显然者。”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他们宁愿以偏胜之故,而罅漏百出,受人指谪,然而一段精光,不可偏废者也在此。”

(3).缺失。 明 刘基 《郁离子·荀卿论三祥》:“水旱相仍,饥饉无蓄,虽有凤凰麒麟日集于郊,无补 楚国 之罅漏。”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吾家素贫,而族大婣众,宾客酒浆束脩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使吾无自失于人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罅漏”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罅漏”为名词,由“罅”(缝隙)和“漏”(漏洞)两个语素复合而成,字面指“器物或事物的裂缝与缺口”,后引申为“事情、制度或言辞中的疏漏、缺陷”。例如《汉语大词典》定义其“喻指事物的缺失或未尽完善之处”。

二、出处与经典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明代《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中“石崖罅漏,皆巨竹层箐”,此处描写自然缝隙;清代方苞《狱中杂记》则以“苟欲严劾官属,则恐罅漏多”,体现制度缺陷的引申义。

三、近义词辨析

与“疏漏”“纰漏”等词相比,“罅漏”更强调系统性缺陷,如《古代汉语词典》指出其多用于指“整体结构中的隐蔽漏洞”。

四、现代用法举例

当代语境中常用于学术批评,例如“该理论框架尚存罅漏,需补充实证数据支撑”(引自《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例)。

五、学术研究观点

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强调,该词的构词方式体现了汉字“以具象喻抽象”的思维特征,通过器物破损隐喻系统缺陷。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罅漏”的详细解释,综合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指“裂缝和漏穴”(如墙壁、器物的缝隙或漏洞),属于并列结构的合成词,其中“罅”指裂缝,“漏”指渗漏或孔洞。
  2. 比喻义:引申为事物存在的漏洞、缺陷或疏漏,常用于形容计划、制度、理论等不完善之处。例如“补苴罅漏”即表示弥补缺陷。

二、用法与语境

三、近义与扩展

四、使用提示

该词多用于正式或学术场景,口语中较少出现。需注意其比喻义常隐含“需修正的不完美状态”,与中性词“漏洞”相比,更偏向书面化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引用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古籍原文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坳堂白耳表缀襞绩韠冕乘壶出门如宾道家流道统电视系列片定决冬至点短见妒母革邪反正勾注过屠门而大嚼汉策寒铓汉语拼音方案河水不犯井水黉门黄葅胡笳十八拍昏庸护圣瓜脚根解阅金翡翠敬礼井蟇兢灼积仁开舘孔疏宽带六尺迷你评工记分齐民要术情灵清戏轻音乐全交痊可畎畆润资乳石勝引守室书包通济突盗唾绒托姻剜挑祥桑谷纤美效象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