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邕的意思、李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邕的解释

(678-747)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工文,长于碑颂。善行书,笔力沉雄。有碑刻《麓山寺碑》等存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官员。其姓名含义及人物解析如下:

一、姓名释义(汉语词典角度)

  1. 李(Lǐ)

    中华姓氏之一,源自上古时期嬴姓或姬姓,为唐朝国姓,象征尊贵与繁盛。《说文解字》释:"李,果也。从木,子声。" 本义为李树,引申为宗族昌盛㊟¹。

  2. 邕(Yōng)

    本义指四方被水环绕的都邑,引申为和谐、安宁。《尔雅·释地》载:"邕,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 后衍生为"和睦"之意㊟²。作为人名,寄托了安定康泰的期许。

二、人物身份与成就

李邕官至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其书法承袭王羲之而自成一家,以行书见长,笔力雄健,结构险峻,代表作《李思训碑》《麓山寺碑》被列为"唐碑十杰"。文学上工于碑颂,时称"碑版照四裔",杜甫赞其"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³。

三、文化符号意义

在汉语语境中,"李邕"已成为盛唐文化的象征符号: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作为唐代"书文双绝"的代表,其书法理论"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影响后世书学思想,明董其昌将《李思训碑》奉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典范㊟⁶。2020年故宫博物院"唐代书法大展"将其作品列为一级文物㊟⁷。


文献依据

㊟¹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285页

㊟² 《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中·释地第九

㊟³ 《杜诗详注·八哀诗》,中华书局,1979年,卷十六

㊟⁴ 《苏轼文集·书唐氏六家书后》,中华书局,1986年,卷六十九

㊟⁵ 《新唐书·李邕传》,中华书局,1975年,卷二百二

㊟⁶ 《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卷一

㊟⁷ 故宫博物院官网《唐代书法特展专题》,2020年学术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

“李邕”一词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解释:

一、作为历史人物

李邕(678-747年),字泰和,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世称“李北海”“李括州”。其生平与成就包括:

  1. 仕途与生平
    官至北海太守,因刚正不屈,晚年遭李林甫构陷杖杀。出身江夏李氏,博学多才,少年成名。

  2. 书法成就

    • 擅长行楷书碑,笔力沉雄,代表作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被称为“书中仙手”。
    • 以王羲之为宗,开创个人风格,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3. 文学与著作
    工于碑颂文,原有文集已佚,明代辑有《李北海集》。其《题牡丹诗十二首》融合文学与书法,现藏于日本。

二、作为文化符号

“李邕”成语化后,引申为“正直廉洁”的象征,源于其为官清廉、忠于职守的形象。但需注意,这一用法多见于特定语境,与历史人物的关联性较弱。

附:相关典故

李白曾作《上李邕》一诗,以“大鹏”自喻,表达对李邕的敬仰,亦反映其豪放性格与文人交往。

“李邕”主要指唐代书法家,需根据语境区分历史人物与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阿曾卑吏褊宕丙字库不恶而严蟾魄觇望车枕丑逆大居正当着不着东北平原短距离对论丰豪缝织感梦工长贵富孤心憨大合算荷屋华萼蕙的风俭省教书匠急兵敬挽赍捧九街空拳白手刳腹六场通头柳郎吏佐内蒙古内试弄胎偏刻魄心仆牛迁教蕲茝情深骨肉穷困潦倒桑榆景三族尚尔上灶沈潜四大金刚诉言坛位提灯下场门遐耇夏台协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