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族的意思、三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族的解释

(1).有几种说法。(1)谓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 郑玄 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 郑玄 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据父言之,故云子、孙;后注据子言之,故云己与子,二注义同。参阅 孙诒让 《周礼正义》。(2)谓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 卢辩 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 成玄英 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后汉书·杨终传》:“ 秦 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 李贤 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3)谓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2).指一人犯罪而诛其三族。《墨子·号令》:“其以城为外谋者,三族。”《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遂刺杀 高 於斋宫,三族 高 家以徇 咸阳 。”

(3).指上古 帝鸿 、 少暤 、 颛顼 之不才子,即 浑沌 、 穷奇 、 梼杌 。《左传·文公十八年》:“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 尧 , 尧 不能去。”《史记·五帝本纪》:“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 浑沌 。 少皞氏 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 穷奇 。 顓頊 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 檮杌 。此三族世忧之。至于 尧 , 尧 未能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族”释义

“三族”是中国古代刑法中的连坐制度,指一人犯罪则牵连其三系亲属受罚。其具体范围历代略有差异,主要存在两种解释:

  1. 父族、母族、妻族

    • 父族:包括犯罪者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父系亲属;
    • 母族:即外祖父母、姨表兄弟等母系亲属;
    • 妻族:指岳父母、妻之兄弟等姻亲亲属。

      此说见于《史记·秦本纪》,如商鞅变法时规定“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夷三族”。

  2. 父母、兄弟、妻子

    另一说认为“三族”指直系血亲与配偶,即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子女及妻子。如《汉书·刑法志》载“秦用商鞅,造参夷之诛”,颜师古注:“参夷,夷三族。”

历史演变与权威依据

现代延伸含义

在汉语语言学中,“三族”亦可泛指亲属群体,但此用法较少见。如《汉语大词典》释为“三种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统称”,强调其历史语境下的特定性。

参见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三族”是中国古代对亲属关系的一种概括性表述,其具体含义因历史时期、文献记载及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解释:

1.直系三代说(父、子、孙)

2.三方亲属说(父族、母族、妻族)

3.核心家庭成员说(父母、兄弟、妻子)

4.其他扩展说法

5.总结与语境差异

不同定义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亲属关系的多元认知,学习时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摆饭抱角牀保命贬废补苴不耦丑状打成一片大雷大土斗臣反美华工禁约运动逢山开道扶头酒凫钟概复割酒閤门使国常画舫惶怯胡葭糊弄降城坚直解危紧迫棵儿劳烦连三并四鍊术联展丽句清辞吕真人马口鱼谧稳秘异莫是目睑捏舌头清理任鄙山复整妆生辰八字蛇入筩中曲性在失效书田缌亲苏武牧羊踏蹙陶体通饬通行马牌图画文字瀇洋下币想不开小嘎子缬文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