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被白居易誉为“诗豪”。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刘禹锡祖籍洛阳(今属河南),自称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他出生于儒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19岁游学长安,21岁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后登博学宏词科。晚年官至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白居易称其诗“有神物护持”,赞为“诗豪”。清代沈元沧评价其作品“才名兼意气”,与苏轼并称逆境中豪放文人的典范。现存《刘宾客文集》收录诗文40卷,今编为12卷。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多篇权威史料,完整内容可查阅《旧唐书》《刘禹锡集》等文献。)
刘禹锡是一个人名,指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其儒雅的文风和才华横溢的诗歌作品而闻名于世。
刘(liú)的部首是刀(刂),是一个包含了4个笔画的汉字。
禹(yǔ)的部首是示(⺭),是一个包含了9个笔画的汉字。
锡(xī)的部首是金(钅),是一个包含了15个笔画的汉字。
刘禹锡的来源是一个姓氏加上两个名字组成的名字。
繁体写作劉禹錫。
在古时候,刘禹锡的姓氏“刘”有时也可以写作“劉”,“禹”有时也可以写作“禺”,“锡”有时也可以写作“錫”。
刘禹锡的诗作《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诗表达了平凡之物中蕴含着非凡之境的意义。
刘家禹锡笔
近义词:刘禺熙、刘禺顺、刘禺迈
反义词:无
百分百嬾千慵宝炬迸泉博文材臣苍白蚕户长源公觇逻趁节仇雠代语等殊蹀里蹀斜贰尹发名反裘负薪焚榇讽令攻屠骨董箱鸿门华阀狐狢僭攘矫法记别忌胜吉应姱丽棱坎良玉临化论篹旅馆霾藏沐猿泥而不滓皮库凭几之诏甓涂千岁虆妻儿弃货全帖伤心惨目升空深交絁裘时鱼收生妇鼠胶速滑随驾挑闼乌文象服小甲宵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