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 淮河 神的封号。《旧唐书·玄宗纪下》:“﹝ 天宝 六载﹞封 河瀆 为 灵源公 , 济瀆 为 清源公 , 江瀆 为 广源公 , 淮瀆 为 长源公 。”
(2).指 长江 之神。 唐 李白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谨以三牲之奠,敬祭于 长源公 之灵。”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 长江 ,源远流长,应是 长源公 。”
“长源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古代淮河神的封号
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朝廷对四渎(江河淮济)进行册封,其中淮渎(淮河)被赐封为“长源公”。这一封号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官方祭祀体系的规范,与“灵源公”(黄河)、“清源公”(济水)、“广源公”(长江)并列。
指代长江之神
在文学作品中,“长源公”也被用来象征长江之神。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中写道:“敬祭于长源公之灵”,郭沫若亦在相关研究中提到“长江源远流长,应是长源公”。这一用法更多是文人基于长江的绵长特性赋予的雅称,而非官方封号。
补充说明
可通过等来源进一步查阅文献原文。
《长源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忠诚老实、心地善良、言行正直的人。
《长源公》的拆分部首是长,笔画数为12。
《长源公》出自明代吴醒退的著作《与杨千里书》,原句为:“民庶长源、臣僚才疏。”意思是人民可以担当起国家根本之责,而臣子却无能力解决问题。
《長源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长源公》在古代写作“壯源公”或“長願公”。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长源公,绝对可以信任。
忠诚、老实、善良、正直。
忠诚老实、心地善良、言行正直的人。
不忠诚、狡诈、阴险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