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民功的意思、民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民功的解释

(1).治民有劳绩。《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郑玄 注:“辅成王业,若 周公 ;保全国家,若 伊尹 ;法施於民,若 后稷 。”

(2).百姓的职事。多指务农之事。《国语·越语下》:“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 韦昭 注:“从事有业,故功不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民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一、治民有劳绩

指治理百姓并取得显著成效,多用于形容官员的政绩或对社会的贡献。该义项源自《周礼·夏官·司勋》中“民功曰庸”的记载,郑玄注解释为“法施於民,若后稷”,强调惠及百姓的政策成果。

例句:
宋代黄庭坚《三至堂》有“朱轓与别驾,同最治民功”,描述官员共同成就治理百姓的功绩。


二、百姓的职事(多指务农)

指民众的本职事务,尤其侧重农业活动。如《国语·越语下》提到“不乱民功,不逆天时”,韦昭注解“民功”为百姓务农之事,强调农事对国家的重要性。

例句:
宋代方回《七月十日有感》中“民功差稍稍,己事太悠悠”,暗含对农事进度的关切。


补充说明

两个含义均体现古代“重农”与“重吏治”的思想。若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中的宋代诗词选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民功》的意思

《民功》是一个词语,指的是为了民族或国家的利益而做出的贡献和努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民功》由部首“又”和“力”组成,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

《民功》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来形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繁体

《民功》的繁体字为「民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古代文字的演变,古时候《民功》可能被写成「民功」或者「民工」。

例句

1. 他为国家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民功。

2. 这位科学家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民族做出了重要的民功。

组词

1. 民族功勋

2. 民生功臣

3. 为民效劳

近义词

贡献、功绩、勋绩

反义词

败绩、罪行、过失

别人正在浏览...

暴忍碧荣拨醅步靫晡鼓侈靡淳人短檝短小精悍钒钢泛溢风雨如磐氛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共挽鹿车鼓刀滚坝海东通宝滑湣圜盖金藏云禁近语淩波灵芸里通外国鸾偶络腮胡子率剌剌梅柳意麋费磨兜鞬呕煖攀今揽古槃跚判释屏卫琵琶行峭鲠倾肠倒肚庆阀旗旗却地扔掉任么蹂剔睿蕃赛灯善罢干休身帖十三篇市事松花饼田畯野老投传顽贼五福祥烟县志謏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