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策的意思、衔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策的解释

马嚼子和马鞭。亦喻指准绳、准则。《汉书·张敞传》:“驭黠马者,利其衔策。”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礼为楨干,律等衔策。”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泛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衔策”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本义

指马嚼子(衔)和马鞭(策),是古代驾驭马匹的两种工具。马嚼子用于控制马的方向,马鞭用于驱策前行。例如《汉书·张敞传》记载:“驭黠马者,利其衔策。”

二、比喻义

引申为准则、准绳或治理手段,强调通过规范或策略进行约束和引导。例如:

  1. 南朝陈徐陵在《陈公九锡文》中提到:“礼为楨干,律等衔策。”
  2. 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序》中写道:“泛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担负重任的成语”,可能是对引申义的扩展解读,但主流含义仍以“准则”为核心。该词多用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陈公九锡文》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衔策

衔策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衔”和“策”两个字组成。

“衔”字,读音为xián,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构成部分有“⺧”和“千”,前者是“口”的象形,后者表示声音。衔的基本意思是咬住、嘴里含着,并引申为承担、负荷、肩负等义。在拆分方面,它的部首是“⺧”,由一横两竖和一撇组成;总共有9画。

“策”字,读音为cè,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构成部分有“⺮”和“策”,前者表示竹子,后者表示写字的用具。策的基本意思是用竹子写字,引申为制定方针、策略、行动计划等义。在拆分方面,它的部首是“⺮”,由竖笔和两撇组成;总共有12画。

“衔策”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常常有将写有命令或指示的文书系在动物身上的做法。动物口中咬着文书,承担传达信息的作用。后来,这种动作衍生出了“衔策”这个词,用来形容承担重任、肩负使命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衔”字的写法和简体字基本保持一致,区别在于结构稍微复杂,而“策”字的写法与简体字有所不同,繁体字中多数是加上了“⺍”部分。例如,“衔”字在繁体字中写作“銜”,“策”字写作“筴”或“籍”。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汉字写法较为简单,常常只用几笔勾勒出形状。例如,“衔”字可以用“一丨亠”表示;“策”字可以用“⺮冫”表示。

例句:

1. 他勇于担当,始终衔策向前。

2. 领导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衔策领导团队。

组词:衔口、衔枚疾走、策问、策马奔腾

近义词:肩负、承担、担当

反义词:抛弃、放弃、推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