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鼓的意思、六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鼓的解释

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周礼·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而辨其声用,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军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 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神祀天神也。灵鼓,六面鼓也。社祭,祭地祇也。路鼓,四面鼓也。鬼享,享宗庙也。大鼓谓之鼖,鼖鼓长八尺。鼛鼓长丈二尺。晋鼓长六尺六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鼓是古代中国礼乐制度中六种特定形制的鼓类乐器,其名称与用途最早见于《周礼·地官·鼓人》。据汉代经学家郑玄注解,“六鼓”包括雷鼓、灵鼓、路鼓、鼖(fén)鼓、鼛(gāo)鼓、晋鼓,分别用于祭祀、军事、宴飨等不同仪式场合。

  1. 雷鼓:八面鼓,用于祭祀天神。其名源于鼓声如雷,象征与天沟通(《周礼注疏》卷十二)。
  2. 灵鼓:六面鼓,专用于祭祀地祇。《礼记·月令》载其用于“仲春祀高禖”,祈求大地丰饶。
  3. 路鼓:四面鼓,用于宗庙祭祀祖先。汉代学者贾公彦疏解为“路”通“露”,喻鼓声通达幽冥。
  4. 鼖鼓:长形大鼓,作军事号令。《说文解字》释“鼖”为“大鼓谓之鼖”,多置于军营。
  5. 鼛鼓:特指役事用鼓,形制高大。郑玄注:“鼛鼓长丈二尺”,用于发动民众劳作。
  6. 晋鼓:两面可击的礼乐用鼓,用于宴会奏乐。《仪礼·大射仪》载其与钟磬合奏。

从制度沿革看,六鼓体系形成于周代,体现了“礼乐相须为用”的治国思想(《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现代考古发现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建鼓,可佐证周鼓形制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六鼓”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含义,分别涉及古代乐器和军事术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乐器分类)

六鼓指古代六种用途不同的鼓,最早记载于《周礼·地官·鼓人》,具体包括:

  1. 雷鼓:八面鼓,用于祭祀天神。
  2. 灵鼓:六面鼓,用于社祭(祭祀土地神)。
  3. 路鼓:四面鼓,用于宗庙祭祀。
  4. 鼖(fén)鼓:长八尺的大鼓,用于军事行动。
  5. 鼛(gāo)鼓:长一丈二尺的大鼓,用于役事(如劳役召集)。
  6. 晋鼓:长六尺六寸,用于乐奏中的节奏控制。

这些鼓通过形制、尺寸和用途的差异,分别服务于祭祀、军事、劳役等不同场合。


二、引申含义(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六鼓”读作liù gǔ,源自古代战争计时方式,特指黎明至上午九点的时间段。因黎明是军队发起总攻的时机,故引申为战争的最后阶段或决胜的关键时刻,也可比喻为“最后的努力阶段”。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每种鼓的形制或使用场景,可参考《周礼》原文及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巴子边师变诈拨云见日布拉格逋怨财业驰光崇絶旦过僧的情电枢订购丁娘十索多尔衮尔刻二十八天防盛诰谕耕耘挂鞋还屦横经后矩焦油较争几殆解事惊心吊胆浄宇进马掎挈伺诈积狱牢槛栗栗林产龙髯轮歇地髦节描头画角刨根问底偏吃潜沦黥面全护热话牲号市情说口丝车肃听踏月甜味讬植土腔窐孔僞俗限域宵壤心粗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