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旧时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以象征坚贞的爱情。 南朝 梁 武帝 《有所思》诗:“腰中双綺带,梦为同心结。”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如今綰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开了箱子,取出一条白罗帕子来,将一个胡桃繫着,綰上一个同心结,抛到女子面前。” 清 梁国正 《温柔乡记》卷一:“乡人重心结而轻紈扇,欲与缔交,以同心结通欵曲,可得其欢心。”
(2).状如两心相连的装饰品。 李大我 《同心结》:“我打开小布包,一个同心结项练立刻呈现在眼前,两颗紧紧连在一起的金质的心,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同心结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常见的绳结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同心结是用锦带、丝线等编织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结子,其核心特征是两股绳线交织相连,形成“心形相扣”的形态。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梁武帝时期,相关记载见于《有所思》诗:“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爱情象征
象征恋人、夫妻间坚贞不渝的情感,寓意“永结同心”“心心相印”。古代常作为定情信物,如唐代刘禹锡《杨柳枝》词中“将赠行人知不知”即表达此意。
婚姻祝福
传统婚礼中,新人通过牵同心结完成仪式,代表“白头偕老”“百年好合”。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婚礼中“两家各出彩段绾成同心结”的习俗。
家国情怀
现代延伸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表达中华儿女团结统一、振兴中华的共同愿望。
同心结与盘长结、宝结等共同构成中国结体系,其编织技法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注意,不同朝代对同心结的形态和应用略有差异,但其核心“同心”寓意始终未变。
同心结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同”和“心”两个部分组成。
"同"字的部首是“口”,总共有三画。它表示一种相同、一致的意思。
“心”字的部首是“⺝”,总共有四画。它表示人的心脏或思想情感。
同心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同心结是一种象征团结、友爱和亲密关系的结饰品。它由绸带或线绳编织而成,形状呈现为环状,两端相连,寓意着人们心连心,共同奋斗。
在繁体中文中,同心结的写法为「同心結」,与简体中文类似。
古时候的同心结在汉字中写作“同心乃教,一志同心”。
以下是一些关于同心结的例句:
1. 他们将以同心结的精神,共同迎接新的挑战。
2. 这个项目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完成。
一些与同心结相关的组词有:
1. 同心协力
2. 同心同德
3. 同心齐力
一些近义词包括:
1. 心心相印
2. 心有灵犀
3. 心连心
一些反义词包括:
1. 心不在焉
2. 心不同
3. 心心相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