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刮垢磨光。 前蜀 贯休 《水壶子》诗:“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陶莹”一词的汉语解释如下:
拼音:táo yíng
词性:动词性短语
含义:指“刮垢磨光”,即通过打磨、雕琢使器物或事物变得光洁、精致。该词常比喻对人或事物的精心培养与提升。
出自唐代诗人贯休的《水壶子》诗句: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意为:优秀匠人通过细致打磨(陶莹),使器物焕发光彩,正如文房四宝需经反复雕琢。
需注意“陶莹”另可指代人名(如歌手、演员),与本文的古汉语词义无关。若需了解人物信息,可进一步说明。
《陶莹》(táo yí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陶(táo)和莹(yíng)。
陶字的部首是阝(阜),总笔画数为6。莹字的部首是艹,总笔画数为10。
《陶莹》一词来源于古代的儒家经典《礼记·月令》。原文中描述了月圆之时,露水从月中降下,落在草叶上的景象,形容这些草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如同宝石一般。
在繁体字中,陶莹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陶莹》一词的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相同,没有变化。
《陶莹》这个词常用于形容物体表面光洁明亮、晶莹剔透的状态,比喻宝石、琉璃等具有宝贵价值的东西。
例如,可以用它来描述美丽的夜景:“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在河水的映衬下,灯光熠熠生辉,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陶莹的海洋。”
其他由陶和莹组成的词语有:陶土(táo tǔ)、陶器(táo qì)、莹白(yíng bái)等。
与《陶莹》意义相近的词语有:晶莹(jīng yíng)、明亮(míng liàng)、光洁(guāng jié)等。
相反意义的词语包括:暗淡(àn dàn)、黯淡(àn dàn)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