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冰和玉。常用以比喻高尚贞洁的人品或其他洁净的事物。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弟兄列坐,矜持儼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下筯。”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词:“断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金 蔡松年 《水调歌头》词:“西山六街碧,尝忆酒旗秋。神交一笑千载,冰玉洗双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马》:“有孀妇,姿容颇美,年纔二十餘,独处一室……纔向暝,便闭门,室中不容婢女出入,人谓冰玉之操,不是过矣。”
(2).岳父和女婿的代称。“ 冰清玉润 ”的省称。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知今日会两壻,清虚阴森,正好剧饮,坐无狂客,冰玉相对,得无少澹否?” 明 谢谠 《四喜记·思忆双亲》:“喜难量,相辉冰玉,天赐这美东牀。”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也须要才貌相均,年岁相当,冰玉相怜,门阀相高。念翩翩龙种,怎共那鱼虾为伴。”参见“ 冰清玉润 ”。
冰玉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与物象特征
冰玉最初指代冰与玉两种物质,突显二者的洁净、晶莹特质。例如《汉语大词典》指出,冰象征“清透寒冽”,玉代表“温润光泽”,两者结合形成对立统一的美学意象。宋代苏轼在《少年游·润州作》中以“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暗喻冰玉般的皎洁意境,体现自然物象的纯粹性。
二、比喻义与人格象征
冰玉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风姿。据《晋书·卫玠传》记载,卫玠因“风神秀异”被赞“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后世引申“冰玉”比喻高洁情操与脱俗气质。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中“芸曰:求亲热者反为疏,求淡泊者得亲密”,亦以冰玉喻指人际关系中不慕荣华的淡泊之心。
三、亲属关系引申义
在传统伦理语境中,冰玉衍生出“岳父与女婿”的代称。典故源自《晋书·卫玠传》,卫玠岳父乐广曾任太子舍人,时人称赞“妇公冰清,女婿玉润”,后缩略为“冰玉”指代翁婿。此用法多见于古代书札,如明代归有光《祭妻父参政文》中“念子冰玉,义犹舅甥”。
“冰玉”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比喻高尚贞洁的人品或洁净事物
原指冰和玉,因二者皆纯净无瑕,常被用来象征品德高洁或事物洁净,如形容人的清冷高雅气质。例如宋词中“竹里藏冰玉”便以自然景物暗喻品格纯净。
形容人的外貌与性格
多用于描述女性美貌清冷如冰,性格冷静高贵。如“冰玉洗双眸”(金代蔡松年),或现代用法中形容气质淡雅、举止从容的人。
岳父与女婿的合称
源自成语“冰清玉润”(岳父称“冰清”,女婿称“玉润”)。宋代苏轼在书信中以“冰玉相对”指代翁婿关系,明代戏曲中也用“冰玉”表达类似含义。
在《真三国无双4》等游戏中,“冰玉”是一种带有冰属性攻击效果的道具,可减缓敌人移动速度,通过升级可增强属性。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文学用例及游戏术语,若需更详细出处,可查阅《苏轼文集》《清平乐》等原文或相关游戏攻略。
按院辨味傪悴昌蒲菹长虵超然独立撤坏程准电须刀蹲龙風規戈矢寒蚓恒文化洪护佑焦急计交静棂静室跼骥亢龙课金控揣口哨儿魁冈两牍连襼寮亮礼花礼物礼制略多于氓伯猛杀濛汜末期南柯一梦男尊女卑猱狮狗尿炕逆胪奴怯乾暴七奔齐吹七返还丹寝藏骑墙曲译取盈沈酒师严道尊素抱他妈妈王途綫鞾蚿蝝校卫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