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取盈的意思、取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取盈的解释

谓取足赋税。《孟子·滕文公上》:“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韩方》:“各州县如数取盈,甚费敲扑。” 清 贝青乔 《哀甬东》诗:“往时催科笞在臀,今时催科刃在颈。嗟尔不许官取盈,堂堂师出诚有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取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强制征足规定的赋税数额,后引申为满足定额或要求。以下从词典释义与词源角度分述:


一、核心释义

  1. 强制征足赋税

    指古代官吏按定额强行征满赋税,常见于赋税制度语境。

    《汉语大词典》释为:“谓取足赋税。”如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载:“钱粮之所以取盈也。”指官府为完成税收定额采取的强制手段。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2卷,第635页。

  2. 满足定额或要求

    引申为达到既定标准或数量要求,含“必须完成”之意。

    《辞源》释:“满足规定数额。”如古籍中“岁课取盈”指每年需收足额定课税。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修订版)第1册,第476页。


二、词源与构成


三、现代使用注意

现代汉语中“取盈”已非常用词,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研究。偶见引申用于“完成指标”等语境,但需谨慎避免歧义。

提示:当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该词,侧面反映其使用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 广东、广西等省区修订组《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辞书;现代词典未收录情况已注明版本供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取盈”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层面:

一、传统释义(赋税领域)

  1. 基本含义
    指官府按定额征收赋税,不得短缺或减免。该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强调强制性和足额征收的特点。

    • 例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韩方》提到:“各州县如数取盈,甚费敲扑。”(意为州县官员为足额征税,不惜动用刑罚)。
  2. 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孟子·滕文公上》:“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描述灾年百姓难以完成赋税,官府仍强制征收的情景。

二、现代引申(经济领域)

  1. 扩展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取盈”可引申为通过商业活动或投资获取利润,强调经济收益的主动性。

    • 例句:如“中资银行通过非贷款服务获取盈利”,或企业“提取盈余公积”的财务操作。
  2.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企业经营、资本运作等场景,与“盈利”“创收”等词义相近。

三、词义辨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或经济术语的详细分析,可参考上述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包衣种子濒临博山宠渥词意胴胧遏御饭玉黻文箇底供销合作社鹤蝨禾黍鸿宝术宏绰鸿稀鳞絶宏域蝗螟郊垒界稻进禀惊浸井斜金屋宠糺户昆墟兰摧玉折唳嘹緑云鬟码洋门外汉南柯记婥约衲徒平恕清坐拳菜热障生杀予夺诗礼之家时台帅先霜谷四畔缩节泰河瘫坐天星头白乌婉婵委委佗佗诬构无妄忧无庸置疑狎法乡弟飨士小卒遐世淅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