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帝王规戒臣下的诏令。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太宗戒官吏碑》:“ 太宗皇帝 御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以戒监司守令,民到於今受其赐,德至渥也。盖本 蜀后主 孟氏 昶 颁令箴以箴戒宗人之词。”
“令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词义解析
“令箴”指帝王用于规诫臣下的诏令或文书,具有警示、劝诫的官方性质。其中“令”为命令、诏令,“箴”本义为劝告、规戒,合称体现君主对臣子的训导意图。
历史出处与背景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据记载,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曾颁布《令箴》以告诫宗室及官员,内容包含“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等名句。北宋太宗赵光义将此文精简为《戒石铭》,刻于石碑警示官吏,成为后世廉政文化的经典文本。
演变与影响
孟昶的《令箴》经宋代改造后广泛流传,明清时期仍被地方官府沿用,成为古代官员廉政教育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强调官吏应体恤民情、廉洁自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本内容或不同朝代的引用案例,可参考《履斋示儿编》《戒石铭》等古籍记载。
《令箴》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警句、箴言。通常用来形容一句简短的话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或教益。
《令箴》可以拆分为「令」和「箴」两个部分。其中,「令」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为人。 「箴」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为竹。总共有9个笔画。
《令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书《尚书》中的一段话:“君子以文人之举足,古人之令箴。”这段话中的“令箴”一词原本意指古代仁人志士的箴言之语。
《令箴》的繁体形式为「令箴」。
古时候《令箴》的字形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由于没有详细的古代文字资料,本文无法给出准确的古代写法。
1. 他常常引用古代《令箴》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2. 这本书收集了许多名人的《令箴》,读起来很有启发性。 3. 《令箴》透露着智慧,值得细细品味。
类似词语包括「格言」、「箴言」、「警句」等。
《令箴》这个词本身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用对立的概念来对比,例如「废话」、「无意义的话语」。
爱怜搬挑保斗饱觑璧丽宾兴勃窣孱微朝谴吵扰痴狂春灯寸木岑楼电子商务抵摘都厅反之奉公如法妇姑勃豀告礼狗胆包天宏整化纸九师酒桶开导看阶狼嚎鬼叫靓女寥寥可数灵效六幽漏洞庐徼履霜之戒卖相卯酉面违牛矶佩慰迫戚破气浅梦乾荫青乌垄亲冒矢石全称鹊华庄三公声门声音笑貌食土损彻听命颓陁衔烛鸮鸣鼠暴销用徙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