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rritorial sea;territorial waters] 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
(1).距离一国海岸线一定宽度的海域,是该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 政府于1958年9月4日宣布 中国 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
(2).领有海域;管辖海疆。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感怀》诗:“领海无权悲索莫,磨刀有日快恩仇。”
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涵盖上空、海床和底土。以下是详细解释:
领海是沿海国行使主权的海域,其范围从领海基线(通常为海岸线或特定基点连线)向外延伸至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这一宽度由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各国可自行确定具体宽度,但不得超过12海里。
中国于1958年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适用于包括南海、东海等海域。这一主张符合国际公约,并强调对领海内资源及活动的绝对管辖权。
少数国家(如波斯尼亚、黑山)未划定领海,属于国际法中的例外。大多数国家遵循12海里原则,但历史上曾存在3至200海里等不同主张。
如需了解更多,可查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或中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原文(来源:、4、7等)。
《领海》这个词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国际法宣布并主张的海洋领土,包括国家沿海的海域和其它属于国家主权管辖的海域。
《领海》这个词拆分部首为风和田,总共有13个笔画。
《领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象形文字,在古代的《说文解字》中,“领”表示水边和水光闪烁的样子,“海”表示大海的含义。将两个字合在一起,就表示海洋领土的概念。
《领海》的繁体字为「領海」。
古代汉字中的《领海》使用的是一种繁复的写法,形状与今天的字形有所不同。写作时以更多的线条和笔画来表达,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海洋的广阔和壮丽。
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宣布了扩大领海的决定。
领土、海洋、主权、国家、国际法
海疆、国土、领土范围
外海、邻海、公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