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官的意思、靈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官的解釋

(1).仙官。《漢武帝内傳》:“ 阿母 昔出配 北燭仙人 ,近又召還,使領命祿,真靈官也。” 唐 陸龜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詩:“三清今日聚靈官,玉刺齊抽謁 廣寒 。” 宋 範成大 《白玉樓步虛詞》序:“侍衛可見者,靈官法服騎而夾侍二人。”

(2). 王靈官 的略稱。道教奉為護法監壇之神。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王侃》:“弟親見一神人,狀類廟中所塑 靈官 然,入房來捉女。”

(3). 明 代所設的道官。《明史·職官志三》:“ 閣皁山 、 三茅山 各靈官一人,正八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靈官”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根據曆史文獻和道教文化綜合解釋如下:

一、仙官

指道教或神話傳說中在天界任職的仙人官員,屬于神職體系的一部分。例如《漢武帝内傳》中提及“真靈官也”,唐代陸龜蒙詩中也有“三清今日聚靈官”的描述,均指代仙官身份。


二、王靈官(道教神祇)

道教中的重要護法神,全稱“都天豁落靈官王元帥”,簡稱“王靈官”。其形象多為紅臉虬須、身披金甲、手持鋼鞭,司掌雷火,職責為護法監壇,驅邪鎮惡。民間傳說中,王靈官常顯靈護佑百姓,如清代《夜譚隨錄》記載其顯形捉妖的故事。


三、明代道官

明代官職名,隸屬道錄司,負責管理道教事務。據《明史·職官志》記載,靈官為八品官,主要分布于閣皂山、三茅山等道教名山,職責包括監督道教活動及聖地管理。


補充說明

  1. 文化影響:王靈官在民間信仰中地位崇高,常被塑像供奉于道觀山門内,與佛教韋馱類似,形成“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的典故。
  2. 文學引用: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靈官》篇即以王靈官顯靈為題材,展現其護法職能。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靈官

在漢字中,“靈官”是一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靈”和“官”。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靈”字由四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示”、“火”、“⺮”和“冖”,共有12個筆畫。

“官”字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宀”、“示”和“口”,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靈”字的本義是指神靈、神秘或靈異的事物,它的古體寫法中,字的上方是一個“大”字,下方則是一個象征神靈的小人形象。

“官”字的本義是指政府官員、職位或官方機構,它的古體寫法中,字的上方是一個象征屋頂的“宀”字,下方則是一個象征嘴巴的“口”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對于“靈官”這個詞來說,古代寫法中的“靈”字往往是由上方的“大”字和下方的小人形象組成,而“官”字則由上方的“宀”字和下方的“目”字組成。

例句

在語言中,例句常常被用來解釋和說明一個詞的用法。以下是一些關于“靈官”的例句:

  1. 國家從事精神事務的官員被稱為靈官。
  2. 在那片神秘的山林中,流傳着許多關于靈官的傳說。
  3. 他的工作是擔任一個靈官,研究民間信仰和神話故事。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靈官”相關的組詞包括“靈異”、“靈感”、“官員”。

與“靈官”相近義的詞有“靈秘”、“神職”。

與“靈官”相反義的詞可以是“凡人”、“世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