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无所事事,挂名而已。《后汉书·孔融传》:“每朝会访对, 融 輒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
(2).谓隶属于某部门而册上有名。 唐 柳珵 《上清传》:“ 上清 果隶名掖庭。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
“隶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lì míng,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挂名而无实职
指人虽列名于某处,但并无实际事务或职责,仅为形式上的存在。
例句: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此处描述官员虽有职位,却无实权。
正式隶属某部门
指名字登记在册,正式归属于某一机构或组织。
例句:
唐代柳珵《上清传》中提到“上清果隶名掖庭”,意为上清的名字被正式纳入宫廷名册()。
如需更多例证或扩展,可参考《后汉书》《上清传》等古籍(部分例句来源标注于文中)。
隶名,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汉字词汇。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隶和名。下面将会介绍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隶名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的是将个人的名字或姓名记录或标注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或物品上。它可以用来表示某个人的归属或所有权。
隶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隶”部表示“隶属”的意思,是表示奴隶或仆从的象形字,它的部首是阝。而“名”部表示“名字”的意思,是表示名字或名誉的象形字,它的部首是口。笔画方面,“隶”部有8画,“名”部有6画。
隶名最初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印章文化和官场文化。在古代,人们在信件、文件或印章上使用隶名来确认身份和权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艺术、文学和商业等。
在繁体字中,隶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隶名的写法略有不同。隶字的形状类似于一座山,上方有一横表示“隶属”的意思,下方有两点表示“奴隶”的含义。而名字部分的字形更加简化,只有一个口字旁。
1. 请在这份文件上签下你的隶名。
2. 这是一件古代名人的隶名印章。
隶名的相关词汇有:印名(印章上的名字)、书名(书籍的标题)、画名(画作的名称)等。
近义词:姓名、名字
反义词:匿名、无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