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黎氓的意思、黎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黎氓的解释

亦作“ 黎萌 ”。黎民。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况乎圣德巍巍荡荡,黎氓所不能命哉。”《后汉书·朱穆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即陛下可为 尧 舜 之君,众僚皆为 稷 契 之臣,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隋书·薛道衡传》:“薄赋轻徭,务农重穀,仓廪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飢之虑。” 明 陈子龙 《曜灵》诗之六:“悍阳骄骄,忧我黎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黎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平民百姓或庶民,与现代汉语中的“黎民”“民众”“百姓”意义相近。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黎氓(lí máng),也写作“黎萌”或“黎甿”,是古代对普通民众的统称。


二、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1. 《梁书·武帝纪》

    “仁治黎氓,泽被草木。”

    意为“以仁政治理百姓,恩泽遍及草木”,体现统治者对民众的关怀 。

  2. 唐代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黎氓久厌蓬飘苦,迟尔西南惠月传。”

    诗中“黎氓”指饱受流离之苦的平民 。


三、语义演变与权威考据


四、现代使用与辨析

现代汉语中,“黎氓”已罕用,多被“黎民”“百姓”取代。需注意:


参考资料

  1.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梁书·卷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全唐诗》卷二三三。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册,第143页。
  5.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第2126页。

网络扩展解释

“黎氓”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含义
    “黎氓”读作lí méng,与“黎萌”同义,指代普通百姓或民众,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例如《后汉书·朱穆传》提到“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隋书·薛道衡传》亦用“黎萌”表示百姓。

  2. 词源解析

    • 黎:本义为“众多”,如“黎庶”(民众);也指黑色或黎族。
    • 氓(méng):古代多指外来的百姓或底层民众,如“氓隶”(贱民)。
      组合后,“黎氓”强调普通大众的群体性。
  3. 文献用例
    汉代王褒《四子讲德论》称“黎氓所不能命哉”,明代陈子龙诗中亦用“忧我黎氓”表达对百姓的关切,均体现其指代民众的用法。

  4. 其他解释辨析
    个别资料(如)提到“黎氓”形容“人多杂乱”,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谨慎参考。

该词主要用于古代语境,指代百姓,使用时需结合文献背景。现代汉语中已罕见,常见于历史或文学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榜示暴客卑栖贬瘦裱背避溺山隅不顾步调一致草书赤朴丑饰丑拙春辉措意粗中有细殆其典司堤塘断场方处绯桃峰值俯仰随人高参告劄骨身海晏河清豪民鸿河恢奇火钩江海客讲业噭咷忌妒藉以进领金屑酒连畴接陇俚笃礼让为国六冕垄墓腻粉被发缨冠凄冻起敬乞粮青莲道士侵枉人彝手功特选同种退素唯唯连声微月无机物枭骑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