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其的意思、殆其的详细解释
殆其的解释
大概。《庄子·天运》:“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大清。”《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借之仪者,殆其惑哉!” 宋 范成大 《荣木》诗:“今我不学,殆其已而。”按,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其,犹殆也……其与殆同意,故又以其殆连文。”
词语分解
- 殆的解释 殆 à 危:危殆。危乎殆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满足不贪心就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 大概,几乎:伤亡殆尽。 古同“怠”,懈怠。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 其的解释 其 í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专业解析
"殆其"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复音虚词组合,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表示推测、反诘或委婉语气。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用例的详细解释:
一、"殆"与"其"的分释
-
殆(dài)
- 本义:危险。《说文解字》:"殆,危也。"
- 引申义:
- 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如《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表示接近:近乎,几乎。如《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其(qí)
- 功能:多作语气助词或代词。
- 表推测:加强疑问或揣测语气,如"其然乎?"
- 表反诘:相当于"岂",如"其谁曰不然?"(《左传》)
来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商务印书馆
二、"殆其"的复合用法
"殆其"连用形成复音结构,多见于先秦两汉文献,功能如下:
-
表推测或委婉判断
- 相当于"大概""或许"。
- 例:《国语·吴语》:"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天夺吾食,都鄙荐饥。今王将狠天而伐齐,殆其不可!"(韦昭注:"殆,近也;其,犹将也。")
来源:《国语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表反诘或否定
- 相当于"难道""岂能"。
- 例:《庄子·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殆其不可!"(强调"不可行"的否定态度)
来源:《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
表接近某种状态
- 义近"几乎""近乎"。
- 例:《后汉书·张衡传》:"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殆其躬耕,以食馀力。"(李贤注:"殆,近也;其,助辞。")
来源:《后汉书集解》· 中华书局
三、语义演变与辨析
- 语法性质:"殆其"属"副词+语气助词"结构,以"殆"为核心表义,"其"强化语气。
- 与现代汉语差异:现代汉语中已无此固定搭配,但"殆"的推测义保留于书面语(如"危殆""百战不殆"),"其"则多见于成语(如"其貌不扬")。
- 常见误读:勿拆解为实义词组(如误作"危险的他"),需整体视为虚词组合。
古籍典型用例参考
出处 |
原文例句 |
释义 |
《左传·昭公四年》 |
"殆其失国" |
恐怕会亡国 |
《管子·大臣》 |
"殆其可乎?" |
难道可以吗? |
《韩非子·难言》 |
"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殆其不免乎!" |
恐怕难免灾祸 |
综合来源: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先秦两汉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殆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ài qí,主要含义为“大概”,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表示推测或不确定的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或许”。
- 词源解析:
- 殆:本义为“危险”(如“知止不殆”),引申为“接近”“几乎”,后发展出推测语气。
- 其:此处为语气助词,与“殆”连用加强推测意味,类似“殆”的叠用。
二、文献用例
- 《庄子·天运》:“汝殆其然哉!”(你大概是这样吧!)
- 《后汉书·皇后纪》:“借之仪者,殆其惑哉!”(借用礼仪的人,或许是迷惑的!)
- 宋代范成大《荣木》:“今我不学,殆其已而。”(如今我不学习,大概要荒废了。)
三、常见误解辨析
- 与“危险”义的混淆:单独“殆”可表危险(如“危殆”),但“殆其”作为固定搭配时,仅表推测,不涉及危险含义。
- 现代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文言文或学术讨论。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经传释词》等训诂学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隘绝班政被冒步履裁谢成例抽盘出门应辙春梢村社待除弹冰东边短犊纷哗感觉篙竿隔壁撺椽鼓掇还拜闳卓豁达大度景候锦鸡迥非机械论军师辣手骊肩留力母权子念央儿奴隶主义潘室蓬莱池敲弹樵炭起末覃奥清捷奇葩趋舍趋走三部曲身己疏舛水坑锁呐索然无味天路祧庙同出同心协力透话屯收王献之温滑厢巡向注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