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见的意思、利见的详细解释
利见的解释
《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覩,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后因称得见君主为“利见”。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昇利见之涂。”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 河 岳曜图,圣时利见。” 宋 范仲淹 《奏乞差官看详投进利见文字》:“官员、使臣、诸色人所投进及奏到利见文字,内有合行事件。”
词语分解
- 利的解释 利 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刀口快,针尖锐,与
- 见的解释 见 (見) à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会晤: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
专业解析
“利见”是一个文言词汇,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经典《周易》,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核心意思是“利于出现”或“利于显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
字面构成与基本义:
- 利: 指有利、适宜、顺利。
- 见 (xiàn): 此处读作“现”,是“现”的古字,意为出现、显现、显露。
- 合义: “利见”即“利于出现”、“适宜显现”。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或时机,在这种状态下,某人或某事物出现、展现自身是有利的、恰当的。
-
经典出处与核心含义(《周易》乾卦):
- “利见”最著名的用例在《周易》乾卦的爻辞中: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解读:
- “利见大人”: 这是“利见”最典型的用法。意指在这个时机或位置上(九二爻象征龙出现在田野,初露头角;九五爻象征龙飞上天空,达到鼎盛),有利于遇见、拜见或得到“大人”的赏识、提携或支持,或者自身作为“大人”出现并发挥作用是有利的。
- “大人”: 指有德行、有地位、有才能的贤明之人,或指君主、领导者。
- 核心含义: 在《周易》语境下,“利见”强调的是在特定发展阶段(如崭露头角或位处尊贵时),主动显现自身、寻求与贤明者互动或自身作为贤明者被众人所见,是顺应时势、非常有利且必要的行动。它蕴含着对时机把握和人际互动的智慧。
-
引申与扩展理解:
- 时机的重要性: “利见”隐含了对时机的判断。它表明并非任何时候显现自身都是好的,只有在“利”的时机(如自身条件具备、环境适宜)下“见”(显现)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 主动性与机遇: 它鼓励在有利时机主动把握机遇,展现才能,建立联系(如拜见贵人),或承担责任(如作为领导者出现)。
- 现代理解: 虽然“利见”是古语,但其蕴含的“在合适时机展现自己、寻求合作或发挥影响力”的道理,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领域仍有启示意义。有时也用于姓名学中,取“利于显现才华、得遇贵人”的寓意。
“利见”是一个源自《周易》的文言词组,基本义为“利于出现/显现”。其最核心和著名的用法是“利见大人”,意指在特定的有利时机或发展阶段(如乾卦九二、九五爻所处的位置),遇见、拜见贤明尊贵之人(大人),或者自身作为贤明尊贵之人出现并发挥作用,是非常适宜且能带来好处的。 它强调了把握时机、主动显现、寻求贵人相助或担当重任的智慧。
权威参考来源:
- 《周易·乾卦》爻辞原文: 这是“利见”一词的原始出处和经典用例。详见《周易》乾卦九二、九五爻辞。
- 王弼《周易注》: 三国魏王弼的注解是《周易》最重要的注释之一,对“利见大人”有深刻阐释。他认为九二爻的“利见大人”指“利见大德之君”,九五爻则指“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来源:历代《周易》注疏本,如中华书局《周易注校释》)
- 孔颖达《周易正义》: 唐代孔颖达的《正义》是官方认可的经典疏解,对“利见大人”的解释承袭并发展了王弼的观点,强调“大人”的德行与时机的重要性。(来源:历代《周易》注疏本,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周易正义》)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在“见 (xiàn)”字条下,通常会列出“现”的义项,并引用《周易》“利见大人”作为书证。(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 《辞源》(商务印书馆): 作为大型古汉语辞书,《辞源》在相关词条(如“见”字或特定成语条目)中会解释“利见”在《周易》中的含义。(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
网络扩展解释
“利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
1.日常成语中的含义
指见解敏锐、观察敏捷,能够迅速洞察事物的本质。例如形容人善于分析问题的核心或发现关键细节。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强调思维和观察能力的高效性。
2.古典文献中的特殊含义
源自《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其原意与“得见君主”相关:
- 出处与释义: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此处“利见”指天下人适合(或有利于)见到具备德行的君主。
- 引申用法:后世将“利见”引申为“得见君主”或“遇见贤明之人”。例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昇利见之涂”,南朝颜延之的诗句“圣时利见”均沿用此意。
总结与辨析
- 现代用法:侧重形容个人洞察力,如“他利见事理”。
- 古典用法:多与君臣关系或机遇相关,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例如《易经》中的“利见”强调时机与德行相合。
若需进一步探讨《易经》中的哲学内涵,可参考相关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豹论报章悲恼别颏腮兵钤搏牛之虻长患成家立业重印垂暮撮序遁幽伐山语费靡傅粉郎龚古尔兄弟顾效含翠检栝絜齐诘诎兢危禁瘮金屑酒几研絶岛口熟劳民动众临军冒名顶替炮人朋肯烹龙庖凤髼鬙偏人破瓜清平调穷不失义戚戚具尔取裁饶沃人排日轮省读生西沈香浦石渠阁树道淑范数器四输腿子吞夺讬契兔子王子航位移文选楼屋鼠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