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旱的意思、干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旱的解释

[dry spell;drought] 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使土壤天气干燥

战胜干旱夺得丰产

详细解释

谓雨量不足,气候干燥。 唐 杜甫 《柴门》诗:“东城乾旱天,其气如焚柴。”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乾旱。” 陶铸 《松树的风格》:“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旱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是气象学与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详细释义及特征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气象学定义

    指降水量持续低于平均水平,导致地表水资源短缺的自然现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其核心含义为“因降水不足而土壤、气候干燥”。中国气象局进一步界定:连续3个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30%–50%即为“气象干旱”(来源:《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 GB/T 20481-2017)。

  2. 灾害性特征

    干旱常引发农作物减产、河流断流、人畜饮水困难等连锁灾害。据《中国自然灾害图集》(科学出版社),干旱占我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5%–20%,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二、类型划分(依据成因与影响范围)

  1. 气象干旱

    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降水减少,如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引发的伏旱(参考:《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农业干旱

    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需水临界值,影响生长。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60%即构成农业干旱(来源:FAO作物需水量报告)。

  3. 水文干旱

    河川径流或地下水储量显著下降,例如黄河断流现象(《中国水旱灾害公报》水利部发布)。


三、权威文献补充释义


四、相关概念辨析


注:以上释义综合《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并引用气象、地理学科标准文件及学术出版物,确保概念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干旱是指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导致土壤缺水、气候干燥的自然现象,对农业、生态及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特征

干旱的核心特征是水分长期短缺,表现为降水异常减少、空气干燥、土壤湿度不足等。它不仅是气象现象,还涉及水文循环失衡和生态系统受损。例如,唐代杜甫在《柴门》中描述的“东城乾旱天,其气如焚柴”即形象展现了干旱的极端干燥状态。

二、主要类型(依据影响范围)

  1. 气象干旱:降水量显著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2. 农业干旱:土壤水分不足以维持作物正常生长;
  3. 水文干旱:地表水与地下水储量持续下降;
  4. 生态干旱:影响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

三、成因分析

四、影响范围

  1. 农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如敦煌戈壁因干旱仅存零星绿洲);
  2. 生态:加剧土地荒漠化,破坏生物栖息地;
  3. 社会经济:引发饮水困难、粮食危机及经济链断裂。

如需查看具体古籍案例或干旱指数公式,可参考来源、4、7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哀隐百恶波流茅靡蚕茧冲眇戳得住答问低等耑爱顿僵多民族国家返素返虚入浑凤影高鲠格竹苟从光溜镐池君后脑勺花柳人家黄橘花叶胡非虎头枕骄凶救穷酒失计无所施课式廉乐六一居士漏虀搭菜鲁迅鹿囿纳采媻跚跑野马皮袍劈天盖地普济众生前无古人啓予让烟丧陨上控善祥神焦鬼烂失德誓江松鬣松毛松雪他乡故知条桑痛苦乡衡乡里香山